據悉,海茲曼表示,目前沒有一家中國鋰電池生產企業能滿足大眾汽車的采購標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眾更傾向采購三星和LG化學的產品,卻不愿意向我國本土企業采購電池。那應該如何轉變大眾對中國鋰電池的觀念呢?或許采用新型材料(氧化鎢)作電極是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迅速暴漲,瘋狂的鋰電企業加大力氣投資,引來業內人員的擔憂。國內供應商的投資不僅瘋狂,而且密集,這必將導致原材料價格大幅度的增長。此外,國內鋰電企業技術相對落后,與日本、韓國的同行企業相比,國內企業電池生產技術實力仍然遠遠落后,特別是在電池一致性上。而技術落后和原材料短缺正是業內人士對鋰電項目投資的雙重擔憂。
據了解,日本已經研究出一款使用氧化鎢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其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與能量密度,能夠實現超快速充電。氧化鎢是一種重要的n型半導體材料,其具有較大比表面積和最大的中孔體積的優勢,有利于電子的傳導性和提高儲鋰離子的空間。
氧化鎢是屬于鎢的一種氧化物。而中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礦產地有252處,分布于23個省(區)。就省(區)來看,以湖南(白鎢礦為主)、江西(黑鎢礦為主)為多,儲量分別占全國總儲量的33.8%和20.7%;河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