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捷威動力在浙江投資約108億元,計劃建設產能20GWh的三元鋰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一期產能規劃6GWh,包括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一期等基礎建設,投資近50億元。
近年,三元鋰電池代表的新技術路線逐漸占據上風,三元電池市場化應用亦不斷擴張,預計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對三元鋰電池有望超過28GWh的需求量,對應市場規模超390億市場規模。到2020年,三元鋰電池需求量將增長至76GWh,對應市場規模超800億。看著未來三元鋰電池市場不斷地擴大,許多相關的鋰電企業也研究著應該如何提高三元鋰電池的產能。然而,鋰電池產能的提高與它的生產方式緊密的鏈子在一起。
目前,研究人員表示,鋰電池生產可以采用單生產線。限制一條鋰電池生產線的產能的工序主要在于混料和涂布。混料技術目前主要有干法和濕法混料兩種方式,干法混料方式具有時間短、分散好等優點,缺點是對設備的要求高,對設備的損害比較大,產品漿料的性質變動因素比較多。濕法混料方式在市場上也占有一定比例,其特點是漿料性質相對好控制,對設備損傷小,缺點是時間比較長。在涂布方式上,現在鋰電池制造大部分選擇了條縫式擠壓涂布,因為此種方式屬于預計量涂布,且原材料不會與環境發生物質交換,防止了漿料的污染。
在生產時應注意在漿料的粘度和與基材的表面張力一定的情況下,確定此種漿料的涂布產品質量穩定的大致臨界范圍,超過此范圍則可能出現涂布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