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石與先導,是我國面向未來確定的戰略必爭領域之一,而隨著新材料產業的迅猛發展,鎢等合金材料也將激發出更大的發展潛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特別強調:“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李克強總理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上把發展新材料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提出。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新材料產業無論在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性戰略材料,還是在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均實現了飛速發展,已經成我國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的“新動能”。工信部消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實現了顯著提高,總產值由2012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65萬億元,年均增速達27.6%。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綜合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在諸多領域均實現領跑世界。
從工信部展出的部分新材料成果可以了解到,有色金屬新材料在未來材料行業發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在軍工領域和輕量化領域,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如形狀記憶合金、液態金屬、高溫及耐腐蝕合金、高強輕型合金等將有巨大發展潛力。
鎢作為工業牙齒,用其生產的硬質合金、特種鋼等產品被廣泛用于國防工業、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領域,因此,鎢在新材料發展研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贅述。如去年成功制成性能與進口產品相當的筆尖鋼,解決了李克強總理關心的質量問題的筆尖鋼,就少不了碳化鎢作原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產業發展較快,產業總體上還處于產業化培育的初期階段,存在布局不合理,推廣應用難、支撐體系不健全、人才團隊取法等突出問題。對此,工信部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以提高新材料供給體系質量、效益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編制實施2018年新材料產業“折子工程”,實現一本藍圖、分工合作、協同推進。其次,還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撐,加快設立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基金,將新材料產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第三,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建設,不斷健全全產業體系,繼續發揮專家咨詢為作用,為新材料發展提供決策支撐。最后,進一步深化軍民融合,推進軍工主干材料體系建設,促進新材料在軍民領域雙向轉移轉化。
據了解,近期,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正在編制新材料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集聚區目錄,并將于今年上半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