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儲能電池的安全性,可用黃色氧化鎢顆粒進行生產鋰電負極材料。以新型氧化鎢制備電極,既能提高電池制造商的產銷,又可滿足人們對電池安全性的要求。
伴隨電池市場發展,鋰電池低安全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那應該如何改進電池的安全性呢?對此,有業內人員表示,雖然影響鋰電池安全性的根本原因是有機電解液與正負極活性物質在高溫下發生放熱反應,但引發電池的安全事故通常是疊加原因導致的該問題。比如,電池內部構造不均導致電流集中;有異物進入電極導致內部短路;電極穩定性不好,易于電解質發生分解反應或產生體積效應。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池還是以液態鋰電池為主,所以無法避免電解液與正負極活性物質發生放熱反應的現實問題。因此,如何在電池內部避免高溫呢?隔斷熱傳導。在生產工藝上提升電池均一性防止過充,品質管控上防止金屬異物混入,或通過新材料的導入提升電池各部件的耐熱性,多項技術的疊加能夠更有效的解決安全問題。
接下來主要介紹的是可以通過什么材料提高部件的耐熱性呢?過渡金屬化合物。其中,專家介紹,黃色氧化鎢是最為典型的材料。黃色氧化鎢晶體結構較為復雜,不但有良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能,而且有電致變色和光致變色特性,能作為鋰電負極材料,提高電池可靠性,應用于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