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氧化鎢可以用于鋰電正極材料的制備,有助于撥開市場迷霧,探索高質量發展電池之路。
2月28日,中偉新材料表示,該公司三元前驅體出口量已經連續兩年保持前三,并想在2019年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總產能預計達12萬噸,總產銷量預計達8萬噸。其中預計出口量將突破2萬噸,。目前,中偉新材料還在湖南省建設的生產基地。
中偉新材料主要從事三元前驅體(NCM)、四氧化三鈷(Co3O4)等鋰電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18年,盡管電池行業競爭激烈,該企業仍創造出超過3萬噸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蟬聯行業第二)與超6000噸四氧化三鈷出貨量的好成績,其中出口量突破1萬噸。
眾所周知,三元前驅體材料是以鎳鹽、鈷鹽、錳鹽為原料,而鎳鈷錳比例(x:y:z)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同比例的鎳鈷錳,電池性能也跟著不一樣,當比值相接近時,電池的安全性越高,能量密度越低;反之,比值相差較大時,電池容量較大,安全性較差。Co3O4雖然有較好的循環穩定性能,單電極比電容達到442F/g,但原材料鈷價格昂貴,供貨緊缺,因此限制其在實際的廣泛應用。
因此價格低廉、綠色環保、具有較高比容量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成為此前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究熱點之一。其中,黃色氧化鎢以來源廣泛、價格平民及高能量的優勢,成為正極的首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