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炒作優勢趨淡中科三環擴產減壓
2月23日晚,中科三環發布定向增發預案,擬募集資金6億元,全部用于公司的主營業務稀土永磁材料的生產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的燒結釹鐵硼磁體毛坯產能由12000噸/年增加到18000噸/年。 對此,有券商研究員指出,募集資金項目達產后,公司產能大幅增加,產品結構將得到較大幅度改善,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提高。 但有知情人士表示,中科三環增發的背后反映了當前稀土深加工環節在原材料價格高漲下的縮影,也即,中科三環必須通過增加產能、升級產品結構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一方面用量來拓展市場份額,達到分散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高端產品產能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實際上,經過去年政策推動加需求狂熱催漲下,稀土價格已經高企,目前雖然需求依然強勁,但變數已經開始浮現:首先,國際上其他國家稀土重新開采已成現 實,澳洲等國最快在今年3季度將可量產,若等到俄羅斯、美國都開始開采,稀土價格將出現新的調整;其次,包鋼稀土等稀土資源企業雖可以實現價格高漲帶來的 盈利增長,但一旦成本傳導到下游電子產品,成本壓力將妨礙需求持續走高。目前有些中小企業已經開始承受不了原料成本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稀土應用主要集中于永磁材料、發光材料等中低端產品,而隨技術的進步,傳統的熒光屏電視正快速退出市場,LED照明也開始普及,這都將限制國內相關稀土產品的需求。
擴充高端產能 中科三環定向增發預案顯示,公司計劃非公開增發股票數量不超過2700萬股,發行價格不低于22.55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不超過5.84億元。所募資金將全部用于新建6000噸高性能釹鐵硼磁材,主要用于節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領域,每年新增產能分別為1600噸、800噸、1600噸、2000噸。 大通證券研究員趙彥輝表示,增發項目完成后,中科三環的稀土永磁材料毛坯產能由12,000噸左右增加到18,000噸左右,生產規模大幅擴大50%,將使公司的產品結構得到大幅改善。 趙彥輝透露,原來在中科三環的產品中,低端產品占比達70%。本次新增產能6000噸,占公司產品結構的33.3%,再加上公司原有的高端產品,公司的高端產品占比已達到了50%。 而從新增項目的結構來看,新增信息產業用燒結釹鐵硼占比仍然最高,新增風力發電用燒結釹鐵硼與新增節能家電用燒結釹鐵硼隨其后,新增新能源汽車用燒結釹鐵硼占比最小。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公司的策略是鞏固原有高端產品,占領風電與節能家電市場,向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滲透。我們認為公司的這一做法是務實的,因為風電與節能家電方面的新增訂單較增速較快,是市場召喚的結果”。 趙彥輝強調,“在行業內產能不再擴張的前提下,這不僅在規模上使公司的龍頭地位牢牢鞏固,在產品結構上優勢也得以確立。” 根據公司對未來收益的預測,與公司產能增加的50%相比,新增凈利潤將是今年凈利潤的近一倍。但公司預計項目的建設期為3年,增發項目也需要相關審批,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湘財證券分析師劉金缽指出,“暫不調整公司盈利預測,維持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別為0.40元、0.49元、0.55元,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產業整合提速 中科三環主動提升公司產品結構順應了國家的產業政策。 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必須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提升開采、冶煉和應用的技術水平,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堅持控制總量和優化存量,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稀土行業發展設定具體時限,并要求深入推進稀土資源開發整合,加快行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稀土關鍵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據長江證券分析師葛軍透露,自2004年起,中國稀土企業便開始了整合的步伐,目前,包鋼稀土整合北方稀土的格局已十分清晰,但稀土資源(尤其是更為稀缺的中重稀土)豐富的南方五省因涉及到多方利益,行業整合較為緩慢。葛軍表示,“相信在國家層面的推動下,中國稀土行業未來的整合將進一步加速,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高。”
他指出,2011年預計有可能整合的集團為五礦集團、江鎢集團和中國鋁業公司在江西省重稀土資源上的整合;廣東則由廣晟有色和中色股份主導;四川省為江銅集團;福建是廈門鎢業;內蒙古為包鋼稀土。 “考慮到國家對稀土行業的持續整頓將推升價格繼續走高,以及政策將從提升優勢資源的定價權到促進整個中國稀土產業鏈優化升級、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方面轉換,我們看好國內既有上游稀土資源又有下游較好稀土加工能力的企業。”葛軍強調。 受政策利好影響,上周,稀土價格上漲速度加快,金屬釹、鐠、鏑漲幅均超過6.5%,氧化鐠釹創出26.7萬元/噸的歷史新高。整體上,三大中國優勢品種價格自年初以來分別上漲25%(氧化鐠釹)、10%(銻錠)和7%(APT)。稀土下游產品釹鐵硼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也出現了上漲行情,周價格環比上漲19%。 除政策推動,中間貿易商的炒作也推高了價格漲勢。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消費商節后入市采購和多數冶煉廠惜售鐠釹混合金屬等,導致節后稀土金屬現貨市場供應吃緊,多數冶煉廠惜售鐠釹混合金屬等,不斷上調報價;但同時“現貨經常會出現8折拿貨的情況”,一些貿易商在人為減少出貨,炒作價格。
下游成本壓力增大 但業內人士表示,稀土及其產品價格的持續高漲已經引發深加工行業的成本轉嫁。 國信證券分析師彭波透露,上周釹鐵硼價格環比上漲19%的同時,下游釹鐵硼加工企業已經部分轉嫁了成本壓力。而前述知情人士則指出,“雖然下游電子產品因為需求旺盛能承擔一定的成本轉嫁壓力,但目前有些中小企業已經開始承受不了原料成本上漲。如果成本壓力繼續向下游傳導,來自下游的低端電子產品需求增長或因此受到限制。” 據了解,在稀土產品的價值鏈分布上,稀土精礦、新材料和元器件大約呈現1:50:50的分布格局,而國內稀土產品集中于永磁材料、發光材料等中低端產品,國內使用的高端產品卻大部分需要進口。在低端產品市場中,由于技術壁壘較低,競爭較為激烈,低端市場的盈利能力較低。 這位知情人士還表示,技術的進步導致低端產品被替代,“比如需要用到稀土產品的熒光屏電視正在被快速淘汰,LED照明的興起也將擠占傳統熒光燈市場,稀土中的輕稀土鈰喃以后需求面臨暴減風險。”成本壓力和部分需求萎縮風險都將不利于稀土及其產品價格的持續走高。 此外,為應對中國日益收緊的稀土出口政策,沉寂多年的海外稀土礦山紛紛計劃重新恢復生產,以滿足本國對稀土的需求。盡管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稀土礦復產進度普遍要到2012-2013年才能提供數量可觀的稀土供應,但知情人士表示,“從現實的意義來說,澳大利亞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批次的出貨,越南也開采了,等到俄羅斯、美國都開始開采,稀土價格將會出現新的調整。” 而這個時間并不久遠,澳大利亞企業萊納斯礦業公司日前透露,該公司的項目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投產,預計年產稀土1.1萬噸,從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年產量將再增加1.1萬噸。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