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面臨四項核查 稱不可能停產
據經濟之聲報道,稀土行業面臨四項核查,更有傳言全年生產指令計劃已用完面臨停產,稀土行業風聲鶴唳。協會斷言,稀土行業不可能停產。分析機構認為,稀土價格會在當前水平上僵持。 五礦集團旗下子公司五礦有色倡議全國稀土分離企業“在8月初立即主動停產,確保稀土市場平穩運營”,這一消息給稀土行業投下一枚“炸彈”。進而有消息稱,盡管年剛過半,2011年我國稀土生產指標9.38萬噸卻已經耗盡,稀土分離企業面臨停產。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賈明星在4日舉行的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會上堅決否認了這一消息。 賈明星:加強行業管理肯定是好的,對五礦好,對其他企業也是好的。國家想把開采壓下來,現在價格漲了,企業都積極性很高,怎么可能停產呢? 記者致電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企業中色股份投資者關系部,該部專員否認用完稀土生產指標的消息。 中色股份投資者關系專員:我們有充足的指標可以用,我們一年生產兩千多噸,有兩千多噸的指標。
記者:那你們半年來生產了多少? 中色股份投資者關系專員:才生產1000多噸呀。 我國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包鋼稀土的董秘張日輝也表示: 張日輝: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我們沒有因為五礦的倡議不生產。 對于五礦有色的停產倡議,生產企業可以不理。但對于多家部委的四項檢查,企業卻絕不能無動于衷。一位稀土業內人士介紹說: 業內人士:有四項核查,第一是出口,因為稀土出口的走私現象比較嚴重,今年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會查稀土出口;第二是,環保部會組織對稀土企業的環保核查,這項工作已經開展,正在進行;第三個是礦產資源方面的采礦指標核查;第四個是工信部的生產指標核查。這些過去都有,(但)指標下完了沒有人管,今年這些指標下完了國家會來查,這樣的話,大家會緊張一些。
記者:現在開始查了嗎? 業內人士:環保已經開始了,海關那個不知道;工信部和礦產資源部,可能近期就要開始(檢查)。 分析人士認為,部委檢查可能將淘汰一些不合格企業,推動稀土行業整合,尤其環保檢查將是一道“緊箍咒”。但記者采訪中發現,企業界對于環保部門的檢查仍存僥幸,有說法稱:“即使查出問題,也可能是一邊整改一邊生產,不可能停產”。 讓企業更加緊張的仍然是稀土價格走勢,3月到6月之間短短3個月稀土價格走高了6倍。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消息稱,上半年我國稀土金屬產品出口額,在出口量沒有明顯增加的背景下,同比增長9.3倍,達到15.4億美元。 但7月以來,稀土價格出現波動,漲跌幅達到現價的15%左右。北京安泰科稀土分析師陳家作認為,稀土價格僵持波動的局面還將至少持續兩個月以上。 陳家作:我認為未來稀土的價格不太可能再往上漲了,稀土元素價格向下游轉嫁的能力已經到極限了。如果稀土企業執意加價,下游企業會選擇其他性能相對差一點的材料替代。所以,下游企業現在不在補貨了,這就是僵持狀態,這種狀態可能持續數月,至少兩個月。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