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或對民營經濟有擠出效應 由新興產業主導
“已經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增加了投資與消費,阻止了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另一方面,規劃對緩解高能耗高污染和產能過剩等老問題也有積極效果。”11月5日,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張新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規劃有章法——“短拳”與“長拳” 在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中,體現了長短兼顧。遏制經濟下滑為“短拳”,提高增長質量為“長拳”。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桂田等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在應對金融危機一攬子規劃中,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其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于解決這些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又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結構調整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十大產業規劃涉及到紡織、鋼鐵、汽車、船舶、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等9個重要的制造產業,其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近80%,占GDP的比重達三分之一,占全國稅收收入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而單獨列項的物流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多,拉動消費作用大,其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