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礦業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綜述 遼 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總工程師王長峰在論壇上介紹說,遼寧本溪大臺溝鐵礦截至2009年9月中旬,共施工21個鉆孔,除三個鉆孔正在施工外,所有鉆孔均見到 鐵礦體,見礦深度一般在1000米~1200米,終孔深度在1701米~2023米,其中有三孔穿透礦體底板,其余鉆孔均未穿透礦體,目前鉆孔發現的最厚 的礦體厚度達到了861米,且仍未穿透礦體;最淺的穿透鉆孔的礦體厚度也有410.16米。目前已探明的儲量約為30億噸,遠期預計鐵礦資源量有望達到 114億噸,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鐵礦。
——老礦山還會煥發第二春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危礦辦技術管理處呂志誠在演講中,用具體數據向人們證實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只要進行科學投入,有些老礦山就不會老。
他 說,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按照“探邊摸底”的思路,在一批資源瀕臨枯竭的老礦山外圍和深部找到儲量巨大的接替資源。2008年實施的216個勘查項目 中,34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累計探獲新增資源量達到大型或超大型礦床規模;62個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累計探獲新增資源量達到中型礦床規模;70個項目 取得一定進展,目前新增資源儲量達到小型礦床規模。
如果說,此前人們對中國成礦條件優越、找礦潛力巨大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話,相信看到以上這些數據后,這一概念是一定逐步豐滿起來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