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局或將大舉補充銅儲備,因銅價暴跌提供收儲良機
日前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或將展開近年首次大規模的銅采購行動,因國際銅價暴跌提供了補充銅儲備的良機。中國在2005年為逆轉當時飛漲的銅價而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銅,結果非但無濟于事還令國儲銅規模縮水。
一位消息人士稱,管理中國銅儲備的國家物資儲備局對至少一名業內官員表示,近期或將入市購入30萬噸銅,相當于這個全球最大銅消費國近一個月的用量。
這位與國儲局有商業聯系的消息人士稱,最終購買量甚至可能達到70萬噸,這將令國儲銅規模增加一半。
北京方面已經要求國儲局補充儲備,以更好地調節市場,因事件敏感性而不愿具名的這位消息人士在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
此消息無法單獨從其他任何渠道得到確認。國家物資儲備局辦公室周四表示,任何有關補充儲備銅的信息均屬國家機密,因此不予置評。
但分析師認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已從7月最高價位跌去40%,并在10月8日創下5,212美元的31個月低位,很有可能吸引國儲局入市買銅,雖然該機構上次大舉收儲時的2002年銅價僅為目前的一半。
上海長城偉業期貨首席研究員景川表示,國家物資儲備局應逐步回補當年投放市場的儲備銅,銅應在進口金屬行列。
行事神秘的國儲局一向受市場密切關注,若其出手買銅,或將有助于銅價暫緩跌勢,此前兩周市場銅價已跌去四分之一,但值此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其行為難以扭轉對銅需求前景日益黯淡的看法。
***其他跡象***
國儲局2005年采取賣空策略導致慘重損失,時隔三年之后,有其他種種跡象顯示,國儲局或準備重返市場。
國家物資儲備局網站上稱,在過去兩年已對管理隊伍和設備進行重組,擴大倉庫規模,以配合國家儲備戰略目標。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去年末和今年初,國儲局以低于6,800美元/噸的價格進口7-8萬噸銅,其中有3萬噸的銅儲備在廣西局倉庫下。
消息人士稱,結合市場銅價,國儲局料有意分兩至三個階段,最終將庫存提升至200萬噸。
他說,若銅價在5,000美元左右料會引起國儲局興致,但在去年有分析師和銅交易員稱該局官員曾暗示3,000美元為合適價位。
那或許是一廂情愿的想法,大多是分析師預計如此低價近期不會出現,因銅制造商只會猛減產量而不是低價拋售。
***庫存上漲***
2005年11月中,一位國儲局高級官員向路透表示,當時其銅庫存超過130萬噸,他還表示2-3年內沒有補充庫存的計劃。根據規定,國儲銅庫存被要求至少維持在100萬噸以上,超過上述水位可進行買賣。
上述言論是在國儲局在LME“倫敦拋銅”事件披露后,首都公開的國家儲備戰略言論,此前國儲局在LME建立的大量空頭頭寸被迫遭國際買家逼空,造成巨大損失。
2005年末,國儲局公開拍賣51,161噸現貨銅,成交價低于40,000元人民幣/噸,當時LME三個月期銅價格低于5,100美元/噸。截至今年10月9日,中國市場現貨銅價格為46,000元。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