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調控如期而至 企業上市步伐放緩
昨日,南方一從事稀土材料生產加工的大型稀土企業負責人對早報記者稱,稀土出口配額下降幅度在“預料之中”,對企業生產計劃影響不大,但是對那些靠“專吃稀土配額”的企業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
2010年以來,中國從出口配額、出口關稅、礦業權整合、環保標準以及打擊走私等方面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調控力度。當年,江西贛州市力推上市的3家稀土企業無一上市。
昨日,稀土行業一位資深分析師對早報記者表示,從這次稀土出口配額看,政府在控制一些企業的生產規模和方向,在行業調控的大背景下,須待稀土產業上下游整合完畢,稀土企業上市才真正可以實現,目前稀土企業IPO(首次公開募股)不是個好時機。
“國家鼓勵下游深加工”
2010年11月28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額——14446噸,這一數字較2010年首批16034噸配額降低約11.4%。
上述南方稀土企業負責人對早報記者說,稀土出口配額主要是稀土初級產品,包括稀土氧化物、金屬。“國家控制稀土初級產品的出口是行業良性發展的需要,國家并不只從這個手段來控制。”
該人士說,政府希望通過對稀土出口配額、關稅等方面的控制,引導稀土企業進入稀土產業鏈下游深加工,而不是停留在上游稀土原料的開采。
上述負責人說,2010年稀土行業還不錯,大家對調控也有所準備。
可查資料顯示,稀土被認為是高科技和軍事產品的關鍵材料。中國擁有全球30%的稀土資源,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2010年,日美歐一度指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上市可能受調控影響”
早報記者去年在贛州采訪調查時了解到,繼2010年3月份“世界鎢都第一股”——章源鎢業(002378)股份有限公司(002378)上市后,贛州市還重點打造贛州稀土礦業公司、華威礦業公司兩大資源型平臺,支持其進入資本市場。
除此之外,另有三家稀土企業已經申報上市材料。早報記者還發現,盡管中國環境保護部網站去年掛出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的環保核查公示,但此后再無上市音訊。
昨日,國內一位機構分析師對早報記者表示,由于相關部門正在對稀土行業進行調控,行業整合也尚未完成,許多企業還須做大做強,在這個大環境下稀土企業上市還要繼續等待。
同時,有國內財經媒體報道稱,醞釀已久的《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通過了環境保護部審核,目前正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層面進行審批。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相關企業上市可能要面臨新的環保要求。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