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
稀土開發應用近幾十年來為軍事科技提供了推力強勁引擎。海灣戰爭那些軍事奇跡,美軍冷戰后,局部戰爭所表現出對戰爭進程非對稱性控制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正稀土成就了這一切。
正因如此,稀土開發利用也孕育了巨大風險。一方面,越來越多國家、軍事勢力為了獲得對對手非對稱性控制能力,而參與稀土爭奪與研發,孕育了軍備競賽風 險;另一方面,獲得這種能力國家更傾向于以威脅或戰爭解決爭端。對此,國作為稀土儲量世界第一大國,有必要從源頭上為這種軍備競賽降溫,嚴格限制稀土開 采,立刻禁止稀土出口。
事實上,國政府對稀土開發不可謂不重視。早上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就把稀土開發列入國第一個科技發展規劃。 1975年,國便成立了稀土領導小組,即便國務院機構幾番調整,但專門稀土行業管理機構卻一直得以保留。1991年,稀土被列入國家保護礦種。從稀土保護 政策面來看,專門機構,穩定行業政策,國家一以貫之總體控制,即便國石油也沒有這樣待遇。但,稀土產業幾十年發展成果,基本上還停留低水平賣資源層面。
對于稀土生產現狀,國土資源部從1999年以來進行過無數次清理工作,針對問題包括濫挖濫采、產能過剩、秩序混亂,采取措施包括總量控制、炸毀非法礦 井、沒收生產設備、司法介入、許可證制度、與基層政府簽訂責任狀、與礦山簽訂合同書……2005年,商務部開始用稅收控制稀土出口。這些措施力度之強,持 續時間之長,幾乎達到了管理部門權力極限。
然而問題依舊。有人曾總結國稀土有七大難解之謎:1、以產業政策為導向宏觀調控始終難以奏 效;2、調整產業結構控制生產總量政策一敗再敗;3、可持續發展開采無法實行;4、以統一規劃為方針加強管理措施難以實施;5、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愿望永遠只愿望;6、依靠聯合重組實現行業自律對策無從下手;7、強化推廣應用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目標至今達不到。
就這樣問題之,國稀 土可開采儲量從十多年前占世界80%,降到了如今52%。若繼續現有生產經營模式,也許20到50年后,國就將變成稀土小國。如果有一天,國認識到稀土價 值,而希望從世界購買,那么等待國就將天價。稀土關系到世界平與國家安全戰略性金屬為什么“愛國者”導彈能夠輕易擊毀“飛毛腿”導彈?這得益于前者精確制 導系統出色工作。其制導系統使用了大約4千克釤鈷磁體釹鐵硼磁體用于電子束聚焦,而釤、釹稀土元素。
為什么M1坦克能做到先敵發現?因為該坦克所裝備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機,晴朗白天可以達到近4000米觀瞄距離,而T-72激光測距機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錯。而夜間,加入稀土元素鑭夜視儀又成為伊拉克軍隊夢魘。
至于F-22超音速巡航功能,則拜其強大發動機以及輕而堅固機身所賜,它們都大量使用稀土科技造就特種材料。比如F119發動機葉片以及燃燒室使用了阻 燃鈦合金,這種鈦合金制造據說使用了錸;而F-22機身則用稀土強化鎂鈦合金武裝。否則,超音速巡航,F119強大動力足以摧毀它自己。
上述種種還只窺豹一斑。事實上,凡稱得上高技術兵器幾乎無一沒有稀土身影;更致命,稀土往往集使這些武器化腐朽為神奇最關鍵部位。比如“愛國者”導彈除 了制導系統,彈體控制翼面等關鍵部位也用稀土合金;一些先進坦克裝甲用稀土材料后,防彈性能更好;還有美國那些掌控戰場形勢“千里眼”、“順風耳”用稀土 科技造就大功率行波管,這使得其工作更可靠,抗干擾性更強……簡單說,相比傳統兵器,高技術兵器優點于其更方便、更靈敏、更準確、更容易操縱。這些提起來 容易,但卻集體現了當今材料科學、電子科學以及工程制造諸多最高成就。而這些成就獲得,往往源于稀土某些特殊功能發現應用。
稀土有工業 “維生素”之稱,由于其具有優良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新型材料,其最顯著功能就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質量性能。比如大幅度 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飛機、導彈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于軍 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躍升。為他人做嫁衣國稀土“東有石油,國有稀土。”這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說一句名言。然而,發達國家先后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并 有所行動時候,稀土國更多只被看作換取外匯普通商品。
國稀土占據著幾個世界第一: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第一,尤其軍事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且相 對短缺重稀土;生產規模第一,2007年國稀土產量占全世界 96%;出口量世界第一,國產量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國際貿易63%以上,而且國世界上惟一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品國家。可以說,國敞開 門戶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稀土。據國家發改委報告顯示,國稀土冶煉分離年生產能力20萬噸,超過世界年需求量一倍。而國大方,造就了一些國家貪婪。以制造 業電子工業起家日本、韓國自身資源短缺,對稀土依賴不言而喻。國出口量近70%都去了這兩個國家。至于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美國,早早便封存了國內最大稀土礦 芒廷帕斯礦,鉬生產也已停止,轉而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西歐國家儲量本就不多,就更加珍愛本國稀土資源,也我國稀土重要用戶。
遺憾,至 今未見我國政府出臺有效控制舉措。許多專家呼吁戰略儲備制度,至今不見動靜。而且,由于并未真正認識到稀土戰略價值,導致國稀土開發變成了不折不扣資源浪 費———生產無序、競爭無度,我國擁有對稀土資源壟斷性控制同時,卻完全不具有定價權,稀土價格長期低位徘徊。
一擁而上盲目開發以及宏觀規劃水平低劣,導致國并未成為稀土開發大國,國稀土科技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鑒于稀土提升軍事科技方面顯著作用,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國出口稀土有朝一日將構成對國國家安全以及世界平嚴重威脅,國將為其短視以及不負責任生產開發付出代價。
目前,國稀土主要購買國為日本、韓國、美國,而美、日、韓都稀土科技大國。以日本為例,日本有關稀土應用材料科學、雷達、微電子產業上處于領先地位。我們可以想象,這些微電子芯片、高強度鋼如果缺少了稀土,根本就無法被制造出來。必須禁止稀土出口過去幾十年,國政府不可謂不關注,主管部門不可謂不盡心, 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大量建議,但國稀土開發依然還停留低水平,那么從長遠看,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實行方式,莫過于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維持國內生產以及研發 所需產出規模,或者干脆從國際市場購買。
此好處有三:第一,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不可再生稀土資源,從根子上杜絕地方對稀土無序開發以及偷盜行為,因為這些年,稀土大量流失,正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個人被國際市場蠅頭小利所惑;第二,解決產業整合,淘汰生產效率不高、資源開發浪費嚴重小企業,淘 汰過剩生產能力;第三,為國稀土科技爭取技術開發、升級時間,但必須認識到,要短期內追上國際水平,僅靠消極保護遠遠不夠。
日本國際未 來科學研究所代表浜田幸曾說:“國擁有世界稀土資源88%(原文如此,應為可開采量),鋇、銻銦儲量也非常豐富,掐住了日美咽喉,日本美國沒有這些稀有金 屬,就無法制造精密制導武器。”國或許不該去掐別人咽喉,但必須未雨綢繆,不要讓別人未來掐住自己咽喉。民進央聯絡委員會委員、科聯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晏雙利曾不無擔心地指出,“我國稀有金屬儲量也不多了。”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