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逐漸成熟,科學家研究出了許多新型的電極材料,並試圖通過在減小電池的體積的同時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據業內人員透露,中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與一個工業合作夥伴一起組成了一支團隊,成功將鋰電池的能量容量提升了15%,引起全球市民高度的關注。
該鋰電池效率提高主要原因是中俄科學家通過向陰極材料添加固體電解質。該固體電解質由聖彼德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SPbPU)的一名研究生合成。與液體電解質相比,該研究生成功利用固體電解質將電池的比容量提高了15%,除此之外也有助於減輕動力鋰電池的重量。此次電池測試是在實驗室中進行,電池樣本由新能源汽車聯合創新中心“科學-技術”(Joint Innovation Center "Science - Technologies" of ENV)研發,該中心由中國與聖彼德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合作創立。
新能源汽車總監Wang Tsinshen先生表示,改進陰極材料和功能性添加劑是他們聯合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節能技術、清潔能源和電力運輸的發展框架內,他們中心取得的大量“綠色技術”成果被引入了現實生活。近幾年,陰極材料被不斷的更新,牛津大學鄒吉軍教授也指出缺陷型氧化鎢可以運用在鋰離子電池上,除了能提高鋰電池容量外,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心臟起搏器和電動汽車等都需要使用鋰離子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