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鎢受益于供給側改革

配額管理供給側改革看未來政策變化。稀土和鎢是中國的特色金屬,中國對其采用配額生產管理。2014-2015年稀土開采配額均為105000噸、2016年第一批配額是52500(第一批是全年的50%),2014年鎢精礦開采配額89000噸、2015年91300噸、2016年第一批配額是45650噸(第一批是全年的50%),由此可見稀土和鎢精礦的開采配額數量穩定。導致稀土產量高于配額的原因是盜采,導致鎢產量高于配額的原因是副產鎢礦不納入配額管理有關。未來稀土的供給側改革要看對國家對盜采的打擊力度,鎢的供給側改革要看國家對副產鎢礦的政策變化。
全球經濟短期波動、美國加息時間變動、金屬供給的季節性波動將使得板塊存在階段性表現的機會,近期金屬價格上漲和板塊的反彈與全球央行量化寬松、美聯儲加息可能延后、中國兩會政策出臺預期、供給側改革有關。受益于美聯儲加息可能延后、下游加工企業的逐步開工,金屬價格上漲有望延續,板塊仍有表現性機會,維持有色金屬行業“看好”評級,子行業中建議關注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稀土、鎢。
風險因素:美聯儲繼續加息;全球經濟繼續下滑;金屬價格大幅下跌;供給側改革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