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白縣油麻坡礦區大型鎢礦勘查項目“探明底細”
一座不起眼的山嶺,居然“坐”在一處大型鎢礦上。由廣西第六地質隊承擔實施的“博白縣油麻坡礦區大型鎢礦勘查”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野外工作,勘探發現鎢礦石量累計約2000萬噸。
博白縣徑口鎮秀嶺村油麻坡距縣城30多公里,在當地群眾看來,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山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它就被廣西第六地質隊發現,并開展了歷時8年的普查工作。2012年,勘查工作啟動,查明的鎢礦儲量令人驚喜。
2015年11月初,記者一行來到油麻坡,隨著漸漸接近勘查項目基地,機器的轟鳴聲越來越響。在一番氣喘吁吁地爬坡之后,兩處施工現場呈現在眼前。
為了保證進度,廣西第六地質隊在油麻坡派駐了4臺巖芯鉆機,分兩班開工,每天作業長達18小時。鉆機旁邊整齊擺放著許多巖芯樣品,呈一根根圓柱形,身上還寫有編號。
“巖芯是含礦的巖石,能夠讓我們最直觀地了解地下礦層和含礦情況”,地質隊負責人說,2012年至今,地質隊在油麻坡礦區打了23個鉆孔,進尺1.1萬多米。目前,基本查明主礦體長度達800多米,厚度24米,斜深500多米。初步估算礦區鎢礦石量累計2000多萬噸,鎢化合物量近9萬噸,礦床規模為大型。
這個大型鎢礦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據介紹,鎢是一種稀有金屬,是現代工業、國防和高新技術應用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等諸多領域,被譽為“工業的牙齒”。
不僅如此,這個礦床的開發,將為當地增加大量就業崗位,對發展桂東南革命老區經濟、推進廣西工業化進程也具有現實意義。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目前已全部完成野外工作,并提交勘探報告初稿,為下一步正式開采作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