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持續:大宗商品或再低迷2年
強勢美元對眾多大宗商品而言,無疑將“雪上加霜”。中國需求持續疲弱、礦商減產遲遲未見蹤影,大宗商品市場何時能告別熊市,重拾數年前的風光,依然充滿懸念。
即將劃上句號的2015年,對于大宗商品市場而言,無疑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湯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進入12月之后一度加速尋底,12月17日跌至170.7,創下13年來的最低水平。該指數今年迄今為止急瀉23.4%,過去12個月累計暴跌近25%。
“今年對大宗商品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美元存在繼續升值的潛力,供應過剩的問題,將會使原油、金屬價格在2016年上半年繼續受壓,相比之下,在明年年底左右,農產品有可能會有較大的上漲機會!钡準氥y行首席商品策略師Ole Hansen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幾年前的商品超級周期主要是受到中國需求激增的影響,上一輪的商品牛市始于2004年,在2011年正式結束。這與此前的商品牛市周期基本相同,通常持續7年左右。同樣,商品熊市的周期一般在7年左右,目前這輪熊市已經持續了近5年時間,這意味著還有兩年左右的時間!眰惗谻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ulian Jessop表示。
對沖基金16種商品持倉首次凈空頭
除了供求失衡以外,大型對沖基金為首的金融巨鱷們,在此輪的商品熊市中亦扮演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經過連續五周的拋售之后,截至11月底,對沖基金們在多達16種主要商品持倉上,首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凈空頭敞口,這與我們近幾個月看到的商品價格暴跌密不可分。而進入12月,我們看到這些機構投資者連續三周在原油、玉米、小麥增持多頭頭寸。相比之下,黃金、其他金屬的空頭頭寸仍然較大,目前仍有多達11種商品維持凈空頭,短期而言,商品市場仍然面對很大的拋售壓力!盚ansen坦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截至12月15日當周,COMEX黃金投機凈空頭頭寸增加7793手,至21881手,凈空倉刷新兩周前觸及的紀錄最高位。
截至12月15日當周,原油、天然氣、黃金、銅、大豆、玉米、小麥等多個商品錄得凈空頭持倉。事實上,今年8月,這些大型對沖基金的空頭頭寸曾一度處于高位,但隨后空頭不斷撤退。隨即,黃金、原油價格均出現明顯反彈,原油期貨價格8月底一度升至每桶54美元,黃金期貨價格則于10月中一度上探1200美元/盎司。
然而,自10月底以來,對沖基金經理們再次故技重施,大幅加碼做空原油、黃金、銅等主要大宗商品的空頭持倉。隨著多空迅速切換,進入11月,商品價格再次進入全線下挫的通道。
不過,Hansen指出,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基本面的變動,一旦出現供應端減產或者需求改善的跡象,空頭回補可能導致某些商品在短期內出現大幅逆轉。“正如我們今年在8月看到的,基本面稍有變化,原油價格在短短三天內立即暴漲了25%。”
黃金或下探950美元
隨著美聯儲九年來首次加息,美元升勢凌厲,一直以來作為避險天堂的黃金,在今年充滿動蕩的金融市場中表現卻不如人意。黃金價格今年以來則屢創五年以來新低,進入11月一直維持在1100美元左右震蕩。市場人士普遍預期,金價將創下自1998年以來首次連續三年下跌局面。
新加坡實物黃金投資平臺Allocated Bullion Solutions首席執行官 Seamus Donoghue預測,由于美元持續走強,未來12個月金價有可能下探950美元/盎司的低位。他建議投資者在該水平可以考慮購入黃金。
商品大王Jim Rogers近日曾坦言,他雖然持有黃金,但目前并無計劃買入黃金,并預期未來數年將有絕佳的黃金買入機會。
截至12月24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交易所基金)SPDR Gold Trust GLD的黃金持倉量下降0.18%,從前一日的645.94噸降至644.75噸,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新低。
不過,Capital Economics 大宗商品經濟師Simona Gambarini 則表示:“從供求基本面來看,由于金價低迷,占黃金產量30%的回收金今年以來銳減30%。同時,新興市場、以及央行的黃金需求依然堅挺,因此我們仍維持明年年底金價達到1400美元的預測。”
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11月12日發布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對金飾的需求增長6%至632噸。在黃金飾品最大消費國印度,低金價引發搶購潮,推動三季度需求飆升15%至211噸。同期,中國的金飾需求亦微增4%。
同時,匯豐銀行首席貴金屬分析師James Steel表示,經過自2013年以來連續三年的凈流出,黃金ETF將由今年凈賣出110噸逆轉為明年凈買入40噸左右。他預測,明年全年平均金價約1205美元/盎司。
減產仍未見蹤影
長期以來的供應過剩儼然已成為懸在原油市場之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Hughes)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3座至538座,為過去6周內連續第5周減少。美國目前的石油鉆井數約為去年同期1499座的三分之一,今年夏季結束以來累計減幅已達134座。
同時,美國原油庫存增長低于預期。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數據顯示,美國在12月18日當周內的庫存減少588萬桶,遠遠低于市場此前預測的庫存增加60萬桶。
然而,美國目前整體的原油供應量同比增加25%,庫存仍高達4.848億桶,為至少80年來的最高水平!氨M管美國的原油產量增長受到油價低迷的影響,明年將有所放緩,但同時我們看到伊朗的石油產量持續增長,此消彼長,因此整體的供應仍然處于高位。我們預期在明年年底左右,原油市場供求將達到一定平衡,從而石油價格將會穩定下來,”Hansen表示。
毫無疑問,工業金屬在這輪的商品熊市中深受重創,今年以來,整體工業金屬價格累計暴跌逾30%。LME期銅價格在11月跌至六年半低位,今年至今為止已經下跌約25%。LME鎳價跌至2008年12月來最低,LME鉛價則創2010年6月來最低。
高盛銀行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銅價熊市周期還將持續數年,并預期全球供應過剩局面將持續到2019年末,并預測銅價在明年年底或維持在4500美元低位。
然而,生產商們卻不為所動。全球最大的銅礦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Codelco)首席執行官Nelson Pizarro在11月中在上海出席行業會議時表示,即使銅價大幅下挫,公司寧愿縮減成本也不會減少產量,并指出一旦減產,日后恢復生產將非常困難。
同時,為了捍衛在中國市場的份額,Codelco近期宣布將明年售往中國市場的精銅附加費大幅下調26%,這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降幅。
Hansen指出,對于工業金屬這類依賴經濟增長的商品而言,走出低谷的關鍵在于需求端出現顯著改善的跡象,這其中中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能源價格大幅走低,導致金屬冶煉商成本降低,從而獲得更多空間縮減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