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中國軍用飛機開支2015年將達113億美元
據日本網站2月18日報道,頂級國防咨詢公司——全球智庫簡氏信息集團(IHS Jane's)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15年時,中國的年度國防預算將達到當前的兩倍;并將超越其他所有主要亞太地區國家的軍費總和。
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的軍費預算將大幅上漲,達到2,380億美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軍費預算數額緊隨中國之后的12個國家的預算總和,將是預算金額排名第二的國家——日本的4倍,屆時日本的軍費預算將為640億美元。正如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負責亞太地區的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所說的那樣,中國已經能夠更明確的從其全面預算中劃分更大的比例,投入到國防事業上來;而且“在過去超過20年的時間里,中國一直在穩步建設他們的軍事力量。”
比斯瓦斯指出,“除非中國的經濟遭受到金融災難的侵襲,否則這個現狀將繼續持續下去。相反的,日本和印度由于正在遭受顯著的經濟挑戰,這兩國的國防預算將會出現回落。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之后,日本需要償還大量的政府債務以及進行投資,這將影響到該國的國防花費。我們將看到,日本在財政預算分配上,將更加傾向于將資金投放在關鍵項目及設備上。印度的政府債務和財政赤字占到其GDP的很大比例,而且在2011年,盧比出現了明顯的貶值——所有的這一切都將限制印度在國防事業上的野心。”報道稱,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結束了為期五天的訪美行程。這次訪談的目的毫無疑問是為了安撫美國,嘗試消除它對中國崛起的敵視態度;同時表明,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姿態。
據悉,美國和其他國家所抱有的擔憂之一——中國在南海海域事態上日漸強硬的姿態。中國曾針對南海海域發表過十分強勢的宣言,但包括越南和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曾對該區域宣稱過所有權。而美國一直堅持它所支持的該區域允許航行自由的原則,它的這個態度讓北京當局感到十分煩心;北京當局迫切希望,華盛頓能夠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學者邁克爾-奧斯林(Michael Auslin)在《外交官》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及1942年新加坡的陷落,并認為這是一個前車之鑒。他認為,所有的一切都與最近流傳的中國國防預算數據密切相關,因為一旦中國的軍事實力變得更加強大;它將變得更有底氣,也將讓它更加強勢的宣誓其領土主權。
奧斯林這樣寫道:“所有的分析都表明,華盛頓和北京應該保持一個和平的關系。但歷史總是充滿了意外,這通常是由幾方勢力為了爭奪權利地位而造成的。美國仍然維持著一個極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并且遵守著正確的經濟政策。在接下來幾十年里,美國都會是世界最具有統治力的國家。可是,它也許不能夠在具有逐漸強大國家的區域中,一直保持住其統治力。新加坡的教訓提醒我們,不要高估我們的力量;我們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弱點。”之后還有的一個疑問,中國憋足了勁的發展軍事力量,是不是可能會用來爭取在亞太區域擁有更強大的話語權?針對這些錢將具體用于哪些方面,以及其他一些細節;筆者曾經咨詢過簡氏的高級國防預算分析師保羅-伯頓(Paul Burton)。他評論說,中國2012年的軍用飛機開支為78億美元;而到2015年的時候,這個數據將上升到113億美元。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將繼續加強空間能力,將在11月3日發射神舟8號無人駕駛空間飛船,實現與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的對接。”
伯頓還補充說:“在2012年到2015年期間,僅這兩個方面就將增加近70億美元的投資;在這兩個方面的投資都可能被看作是帶有攻擊性的。”所以,中國軍事預算猛增是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情?中國的鄰居們,以及美國是不是必須學會在這么一個局勢中生存?不,這并不是必須的;這個觀點來源于“閃點博客”的挈弗-莫斯(Trefor Moss)。
莫斯最近在《簡氏防務周刊》上發表文章說:“從這條消息衍生出的所有新聞頭條看來,軍事現代化并不是北京當局認定的第一首選;這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國家發展具有優先權,在2011年,中國的國內安全預算首次超過了國防預算。如果中國在接下來的某段時期內,出現社會和經濟方面的不穩定;毫無疑問,在額外的預算中,這兩個領域將比國防領域更優先享有資金的支配權。”然而,這并不可能就意味著中國的國防預算會真的被削減——它僅僅是比全球經濟減速更有可能使中國的國防預算被削減而已。但是,由于歐洲還在為了實現他們的經濟行為一致化而掙扎,同時美國的經濟復蘇仍然不見起色;中國不得已而削減國防開支的可能性,也并不能被完全排除。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