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國礦業領域投資2.6萬億 涉礦概念活躍
經濟疲弱之下礦業仍受追捧 新材料成全球“香餑餑”
昨日,記者從“201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礦業領域投資2.60萬億元,同比增長27.9%,高于固定資產24.9%的投資增長速度。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直言,雖然世界經濟充滿變數與不確定性,但與其他行業相比,礦業仍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的是,發達國家正圍繞新興材料資源進行戰略布局,該領域已成為全球的“香餑餑”。
礦業投資保持良好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礦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礦業領域投資2.60萬億元。其中,采礦業投資7542億元,同比增長17.3%;煤炭采選業投資繼續領跑,同比增長24.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同比增長1.5%,其他礦產采選業投資穩定增長。金屬非金屬冶煉加工投資快速增長,特別是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投資明顯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礦產勘查進展順利。今年前三季度,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360億元,同比增長33.3%;新出讓非油氣礦產探礦權851個,主要集中在金、銅、鐵等金屬礦產。另外,前三季度,中國非油氣礦產開采設計總規模達到145.4億噸/年,同比增長4.6%。新出讓非油氣礦產采礦權3949個。
礦業領域多要素活躍
“世界經濟雖然沒有出現期望中加快復蘇的現象,但仍保持溫和復蘇態勢,充滿變數與不確定性。與其他行業相比,從市場、價格、投資、公司運作等多個方面來看,礦業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汪民指出,從需求方來看,世界石油需求以每年超過1%的速度增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需求將高于往年。
另外,礦業公司還在加快兼并重組,活躍度很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礦業并購交易額達到710億美元,同比增長80%,達成1379筆交易,創下歷史上并購活動最多的紀錄。
新興材料資源受青睞
“發達國家圍繞新興材料資源進行戰略布局,不斷加大了對稀土、鈷、鈮、鉭、銦、石墨等新興技術型礦物原材料可供性的研究。”汪民直言,在整個礦業向好之下,新興材料資源越來越成為全球的“香餑餑”。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劉樹臣向記者表示,2009年中國以36%的儲量生產了全球97%的稀土、以60%的儲量生產全球81%的鎢、以38%的儲量生產了全球88%的銻。他坦言,新興材料資源受青睞,肯定將成為全球礦產資源越來越關注的熱點。
“可以說,目前關注礦產品類型,正從大宗向高新技術型拓展,如稀土、鋰等。而我國‘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無論是新能源,還是新材料,都需要新興材料資源,需求自然也會增加,因此對這類資源也愈加關注。”
國土部新圈定13礦種遠景區 潛在資源量增長明顯
國土部明年完成主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昨日表示,近年來,通過加強調查評價,全國礦產資源潛力基本摸清,未來要加快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突出能源、國家緊缺資源和新興材料資源,努力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將于明年底前結束。目前國土部新圈定了鐵、鋁、銅等13個礦種的找礦遠景區,多個礦種預測的潛在資源量達到已查明儲量的數倍。
找礦戰略加快實施
汪民在2011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國土部已在全國設立首批47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整裝勘查區,將于年底前完成整裝勘查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審核,隨后陸續向市場投放新的礦業權。要繼續向民間資本全面開放礦業權市場,完善礦產資源價格形成、開發收益分配機制。
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國土資源部的一項重點工作。國土部日前明確提出,要采取多種手段促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用市場機制推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盡快研究建立健全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組織機構。
國土部地調局總工程師室主任徐勇在介紹2012年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時說,明年要加強銀額盆地、柴達木盆地、中上揚子地區、松遼盆地及外圍、黔中隆起及周緣、羌塘盆地等油氣基礎地質調查。繼續開展錳、鎳、錫、鉻、鉬、銀、硼、鋰、硫、螢石、菱鎂礦和重晶石共12個重要礦種的資源潛力評價,進一步摸清我國資源家底。
多省份新探明找礦遠景區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我國主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將于明年全面完成,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完成了鐵、鋁、銅、金、鉛、鋅、鎢、銻、稀土、鉀、磷、煤炭、鈾礦共13個礦種潛力評價工作,并圈定了各礦種的找礦遠景區。
根據潛力評價結果,多個礦種潛在資源量的預測值增長明顯。鐵礦新圈定找礦遠景區393處,預測的潛在資源量是查明的2.7倍,資源潛力主要分布在遼寧本溪-鞍山、冀東、攀枝花、魯西等地。鋁土礦新增找礦遠景區101處,預測的潛在資源量是查明的4.2倍,資源潛力集中在山西、河南、貴州和廣西等省區。煤炭、銅礦的預測潛在資源量均達到已查明儲量的3倍,其中銅礦找礦潛力大的地區集中在西藏、西南三江、新疆等地。鉛鋅礦的預測潛在資源量為已查明儲量的3.5倍,找礦潛力地區為東北、湖南、兩廣等地。國土部地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勘查成果已廣泛用于礦產資源保障工程和“十二五”礦產勘查規劃上,未來將擇機對外公布這些基礎信息。
華北某地質勘察院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幾年我國加強了礦產勘探,有助于緩解資源緊張,但需要一個過程。從短期來看,我國銅、鐵等重要礦產緊缺的狀況不會立刻改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