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什么樣的煤炭交易中心
剛剛過去的夏季,煤炭市場旺季不旺,熱點寥寥無幾,煤炭交易中心卻歪打正著成了媒體和業界關注的焦點,多家媒體均對煤炭交易中心建設和運行情況進行了報道。 2005年,國務院曾經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以區域市場為補充,以網絡技術為平臺,有利于政府宏觀調控、市場主體自由交易的現代化煤炭交易體系。目前,除了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中心、廣州華南煤炭交易中心等幾個分別依托煤炭主產區、中轉港和重要消費地的交易中心之外,掛牌營業的其他區域性煤炭交易中心還有很多,比如陜西煤炭交易中心、北方煤炭交易中心、西南煤炭交易中心、魯中煤炭交易中心等等。此外,各地建設煤炭交易中心的熱情依然高漲,許多地方相繼提出了自己的煤炭交易中心建設計劃。多年過去了,煤炭交易中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交易市場整體運行情況并不理想,交易中心的各項功能遠遠沒有得到發揮。 交易市場,通俗的講,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易的一個場所。如此說來,市場化的煤炭交易同樣需要交易市場。但是,現實情況并非這樣,煤炭有其自身的特點,絕大多數的煤炭不需要通過交易中心進行交易。 第一,長期協議是煤炭供求雙方的最佳選擇。無論是國際市場上國與國之間的煤炭貿易,還是主要發達國家國內的煤炭貿易,供求雙方簽訂長期供求協議是較為普遍的做法。 第二,煤炭消費的持續性也為煤炭供求雙方直接建立合作關系創造了條件。在我國,煤炭主要作為原料和燃料用于工業消費,近年來,工業用煤量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已經接近95%。由于工業生產一般來說具備較好的持續性,其煤炭需求不僅連續,而且穩定,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用煤工業企業可以和煤礦或貿易商直接建立合作關系,進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第三,煤炭消費相對集中和大規模的特點也為供求雙方直接對接創造了條件。我國工業耗煤量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接近95%,其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四大行業耗煤量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就高達80%以上,可見,我國煤炭消費集中程度非常高。這為煤炭供求雙方直接對接,建立長期供求關系創造了條件。 第四,與下游產業配套的煤炭資源越來越多,這部分煤炭屬于內部調配或內部交易,不需要通過市場來進行。一方面,近年來,為了發展地方經濟,部分煤炭主產區明文規定,上馬煤炭項目必須同步建設煤炭轉化項目,并要求原煤就地轉化率必須達到5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上漲,下游企業向上延伸產業鏈的欲望強烈,在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中央政府也鼓勵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參與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因此,越來越多的煤炭資源有了與之配套的下游產業,內部交易或內部調配的煤炭數量日益增加。 正因為絕大多數的煤炭交易都不需要或者交易雙方不想通過交易中心來進行,才最終導致多數交易中心交易量非常有限,交易中心的各方面功能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絕大多數的交易不需要通過交易中心來進行并不等于交易中心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市場上總是會存在相當部分供需規模較小的“散戶”,他們希望通過交易中心及時掌握交易信息,并通過交易中心達成交易。此外,交易中心還被各方面賦予了價格發現的功能。也就是說,交易中心有存在的需要,并且交易中心需要發揮兩大功能,一是為供求雙方提供交易平臺;二是價格發現。 筆者認為,為了更好的實現交易市場的功能,我們需要建立兩種不同類型的交易中心,這兩種交易中心分別承擔著兩大功能。一種是以為供求雙方提供交易平臺,促成供求雙方交易為目的的交易中心,另一種是以虛擬交易為主,實現價格發現功能為目的的交易中心。前者是區域性的,為當地部分中小煤炭供需企業提供交易信息、最終促成雙方現貨交易,這類交易中心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禁止電子交易,從而減弱市場炒作氛圍。后者是全國性的,或者是準全國性的,制定標準化的電子交易合約,進行煤炭期貨交易或電子交易,吸引煤炭產運銷各個環節的市場主體參與其中,同時引入市場投資者或投機者,提高合約的流動性,實現煤炭價格發現功能。考慮到中國煤炭市場目前的特殊情況———鐵路運力瓶頸使產地市場和中轉地市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裂。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同時選擇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進行煤炭期貨交易或電子交易。一個合約標的選擇大同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含稅價,另一個合約標的選擇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之所以選擇在主產區和主要中轉地進行煤炭期貨交易或電子交易,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更貼近市場。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隨著煤炭市場化的不斷推進,我國需要建設煤炭交易中心,而且是需要建設兩種不同類型的交易中心。值得高興的是,目前各地已經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