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紅土鎳礦行業邁向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道路
亞太地區紅土鎳礦合作組織(APOL)年會日前在南京召開,來自中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247家紅土鎳礦企業參會。
記者從此次會議上獲悉,以鎳金屬礦產品貿易為主營業務的錢塘有色礦產品交易中心與首批入駐交易平臺的國內外企業簽約。APOL理事長高占奎對記者表示,此舉意味著紅土鎳礦行業在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鎳是生產不銹鋼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世界紅土鎳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亞洲地區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儲量最多。近年來,隨著我國不銹鋼產業的發展,中國成為世界鎳消費第一大國。2005年以來,隨著國內鎳生產技術的快速成熟和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開始從國外進口大量紅土鎳礦原料,或者在當地粗加工后進口國內。
據高占奎介紹,由于紅土鎳礦產業在國際上發展時間很短,不論是礦山開采、流通環節,還是冶煉技術、產品標準、指標檢測等,目前國際上都沒有一個通行的標準。不僅如此,礦山主、中間經營商和生產廠家不在同一個國家,上下游協調不方便,成交后還經常產生糾紛。高占奎指出,建立行業標準非常復雜,一方面,公平、公正的標準需要通過一個國際性的行業組織完成;另一方面,建立標準要求礦山主、生產廠家、專業檢驗機構和中間經營商共同合作。
據了解,目前APOL已經成立技術咨詢專業委員會,建立了APOL專有名詞庫,確定了APOL檢驗仲裁機構,同時不斷推廣APOL檢驗標準。高占奎表示,APOL自2008年成立以來,成員企業已占亞太地區相關規模企業的80%。該組織將把完善行業標準,逐步建立和推行行業規則作為今后工作重點。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