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儲備排第六 拿外匯儲備換黃金不現實
世界黃金協會近日發布各國央行黃金儲備數據顯示,美國黃金儲備8133.5噸,仍為世界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合計的26.49%;中國黃金儲備1054.1噸,在世界排名第六。雖然中國的黃金數量并不少,但在整個外匯儲備中僅占到了1.6%,相比之下,美國的黃金儲備占其外匯儲備的74%,連俄羅斯和印度等新興國家也都在5%以上。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發展中的新經濟體,黃金儲備占比還是多一點兒好。中國央行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將是大勢所趨。
各國今年購金是去年3倍
事實上,在標準普爾給美國主權信用降級之前,由于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對美元和歐元信心的下降,導致世界各國央行已開始逐漸提高黃金儲備。人們注意到,各國在過去20年大力拋售黃金后,去年又成為黃金凈買入方,為的就是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減輕對美元的過分依賴。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各國政府黃金凈購買量為203.5噸,幾乎是去年的3倍。這說明各國越來越把黃金視作防范紙幣貶值、全球經濟動蕩的工具。而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仍冠居全球,但黃金儲備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黃金投資研究所所長景乃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黃金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在危機中的穩定表現。持有黃金可以減少財富損失,并且規避外匯市場的匯率風險。另外,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政府往往有可能發生債務危機,而如果一國政府持有一定比例的黃金儲備,那么它便可以動用黃金儲備進行債務償還。因此,黃金對維護國家的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美國黃金儲備8133.5噸、德國3421.6噸、法國2487.1噸、意大利2451.8噸,這些國家不惜高額的成本儲備黃金,可見其對黃金儲備戰略意義的高度重視。
黃金儲備支撐國家信用
中國持有的黃金儲備占比確實偏低,有必要提高一些,但不少專家認為目前可能不是最好的時機,可以等待黃金價格回調的時候買入。對于外匯儲備加大黃金投資,外界亦一直多有建言。外管局近日回應稱,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和石油、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市場容量相對有限、交易和收儲成本較高。另外,我國居民和企業對黃金、石油等的消費量非常大,外匯儲備直接大規模投資于這些領域,可能會推升其市場價格,反而不利于我國居民消費和經濟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一直對黃金儲備的態度有所保留。美國的黃金儲備多,那是歷史造成的。把外匯儲備都換成黃金,不現實,也不可能。不過,黃金還是有避險和投機等功能的。總體講,多一點好。現在,不要大量到市場去購買,價格已經很高了,還可能更高,不合算。所以說,購買應從長計議。”
針對許多國家購進黃金的行為,專家表示,真金白銀不會貶值,美國的8000余噸黃金儲備,支撐了美國國債的信用度,發展中的新經濟體,黃金的儲備還需要進一步增加。
民間與國家可共同儲金
中國正努力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央行持有的黃金數量從任何角度來看都顯得有些過低了,中國央行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是大勢所趨。問題在于,如果中國大舉買入黃金,金價必然大幅上漲,推高收購成本。
景乃權表示,此次金融危機中,黃金的貨幣屬性得以凸顯。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在經濟平穩時期具有非貨幣化的特點,但是在經濟衰退、危機和戰爭時期具有硬通貨的貨幣化特征。中國應該充分利用黃金的雙重屬性,動態地、持續地、有步驟低調地增加黃金儲備在外匯結構中的比例,優化國際儲備結構,增加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他建議,要不斷創新黃金投資品種,讓普通百姓也參與到黃金投資中去,從而引導民眾對黃金的儲備。通過民間藏金與國家黃金儲備的共同實施,增加國家抵抗風險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徐洪才則表示,貨幣體系回歸到金本位不大可能,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還會繼續。人民幣的多元化是趨勢,但短期內不會改變美元主導地位。“藏匯于金”勢必推高市場價格,央行現在可能不會這樣做,老百姓可以多買一點。理論上講,黃金儲備占比多一點好。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