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屬結核:深海里的“寶”
7月30日,在約7.5萬平方公里的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蛟龍”號5000米級第四次下潛試驗順利完成作業,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廣泛的多金屬結核(又名錳結核)。
“從大洋中采集錳結核的工作已持續了20多年,從深海底采集結核樣品并不困難,如拖網作業,順利時一次就可獲得幾百公斤樣品。與以前不同,這次是通過載人潛水器在某一深度獲得的,這種做法有利于讓科研人員知曉樣品所處的精確位置,從而直觀了解錳結核所處的環境和對海底小范圍環境做出評價。”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抓取錳結核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試驗了載人潛水器機械手在大深度的定位和取樣功能。”此次“蛟龍”號深潛帶回來的“海底寶藏”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錳結核有望露出廬山真面目。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