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省份GDP增幅下降
除新疆、西藏、貴州外 28個省區市上半年GDP降幅從0.7%到9%不等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葉鋒、潘林青
日前,國內各省區市上半年經濟“成績單”悉數出爐,有九成省區市GDP增速同比回落,一些熱點地區減速尤為明顯。
增速“普降”之下,存在哪些地區差異?區域經濟走勢如何判斷?地方“GDP沖動”能否得到抑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為此采訪了一些權威部門及人士。
梳理31個省區市經濟“半年報”可見,除新疆、西藏、貴州外,28個省區市上半年的地方生產總值同比下降,降幅從0.7%到9%不等。
傳統發展方式慣性依然突出
記者采訪發現,許多地區增速放緩的同時,傳統發展方式的慣性依然突出,值得警惕。
“投資依賴”的增長態勢突出。內地某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出現小幅回落。而省政府和省內各地市則已簽訂責任狀,規定省長和十多個地級市的市長今年將共同完成“十大產業”900多億元的投資額。
“三高”行業“逆勢”活躍。環保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高耗能行業增速呈上升趨勢。相關數據還顯示,云南、江西、福建、內蒙古、重慶和青海這6個省區市上半年經濟增速出現0.7%~2.1%的降幅,但其建材、冶金、化工、有色四大高耗能行業的用電量增長卻均在15%以上,最高的云南高達26%。
“偽新興”產業苗頭顯露。重慶市經濟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迎來新一輪高潮,各地投資增幅趨于高位,但許多地方并沒有在技術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引進和發展的仍是較為落后的產業環節,這將反而加大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
更應追求GDP質量
面對多個地區的集體“減速”,經濟界人士抱以同樣的期待:不管速度是快是慢,都要更加注重發展的持續和成果的共享,更加注重提升GDP質量。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說,我國經濟發展應當降低自然、生產、社會等各項成本,追求少用資源、少犧牲環境的“品質好的GDP”。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