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河排污引發水質污染與水患雙重險境
攔河排污引發水質污染與水患雙重險境
風險指數★★★★★
【風險輿情】
“世界鎢都”第一股章源鎢業,去年上市之初就因淘錫坑鎢礦尾砂排放遭受了媒體的質疑,雖然章源鎢業對此曾發布澄清公告稱“淘錫坑鎢礦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規定”,但外界的質疑卻始終不斷。2011年7月24日,新華社以《上市公司攔河排污,政府部門違規“讓道”江西章源鎢業截斷三條河流筑壩排污調查》為題報道了章源鎢業“攔腰截斷章江水系的三條河流,開鑿山體改變河流走向,利用河道筑壩排放尾砂廢水,對當地防汛抗洪、農田灌溉和生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引發部分群眾的質疑和不滿”。據悉,該公司旗下有淘錫坑鎢礦、新安子鎢錫礦、石雷鎢礦和天井窩鎢礦四家礦山,而前三家礦山都存在截取河道排放尾砂廢水的現象。
對于章源鎢業攔河排污有無環評,崇義縣環保局局長稱淘錫坑鎢礦尾砂壩庫上馬,審批是符合規定的,章源鎢業當時有環評報告。而章源鎢業副總經理則稱當時并沒有環評,公司只將方案向環保部門打了報告,就得到批復同意,2008年后才補做的環評。
7月28日,章源鎢業再發澄清公告,承認公司下轄新安子鎢錫礦及石雷鎢礦的尾礦庫項目未及時向河道建設主管部門報請審批,并表示將加緊報送縣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核,而且提示這兩個項目若得不到審批,公司將面臨罰款或停產整改的風險,停產整改期間將使公司礦山鎢精礦產量減少20%-25%。
【風險預警】
繼紫金礦業、哈藥股份、華英農業等公司卷入環保風暴之后,章源鎢業再因環保問題成為了公眾視野的焦點。而與眾不同的是,章源鎢業攔河排污的方式更加顯示出了其非同凡響的“霸氣”:攔腰截斷了章江水系的三條河流,開鑿山體改變河流走向,利用河道筑壩排放尾砂廢水。
如此而為,必然給當地的防汛抗洪、農田灌溉和生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并造成嚴重污染,甚至會危及群眾生產、生活和生命安全。而在污染問題被曝光之后,章源鎢業不僅沒有正確應對,反而“譴責”網民“扭曲事實、造謠惑眾”,相關媒體帶有“傾向性”。章源鎢業的態度表明,其不僅僅是環保理念不足、風險意識淡漠等方面存在問題,更是對民生民意的漠視。因此,很難說章源鎢業因違規行為所面臨 的停產整頓、重金索賠、融資受阻等一系列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風險不會集中爆發!
根據國家《河道管理條例》,禁止企業截河筑壩,改變流向。而章源鎢業在上市之前,就已截斷三條河流為己所用。在問題曝光后,在是否獲得環評審批的問題上,當地政府及章源鎢業竟然給出了不同的說辭;蛟S,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在審批、監督環節中存在一定責任,但對上市公司這一社會主體而言,則應該首先承擔起遵紀守法、道德誠信等相應的社會義務,這也是其長久發展的基石。因此我們希望章源鎢業深刻反思,有錯必糾,正確對待民意,提高環保意識,提高危機處理能力,早日實現其礦區門口標語牌的口號:“環境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
屢次違規挪用募集資金,董事長辭職難辭其咎
風險指數★★★★★
【風險輿情】
國恒鐵路7月21日公告稱:7月20日,國恒鐵路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盡管公告里并沒有說明是因何事遭調查,但最近有媒體披露,公司遭調查的原因與多次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有關。
事實上,早在2010年5月31日,天津證監局就因國恒鐵路在2009年11月至12月期間多次擅自挪用募集資金,給該公司下發過《責令改正決定書》。但僅時隔一年,2011年6月8日,國恒鐵路又收到天津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該函件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鐵羅岑于2010年10月20日至2010年12月8日期間累計4筆將總額6900萬元募集資金違規轉入非募集資金監管賬戶用于采購材料,另一控股子公司甘肅酒航2010年度則累計將283.18萬元募集資金違規轉入非募集資金監管專戶用于購置車輛。此外,在今年的3月,國恒鐵路因使用閑置募集資金4.5億元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期限已超過6個月未將其歸還至募集資金賬戶,被深圳證券交易所采取了監管措施。
巧合的是,在收到《調查通知書》的第三天,國恒鐵路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7月22日收到董事長劉正浩的書面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等一切職務。市場人士也普遍認為,劉正浩的辭職可能與公司遭證監會調查有關。
【風險預警】
國恒鐵路近期可謂命運多舛:兩次被天津證監局警示、涉嫌違法被證監會立案稽查、董事長閃電辭職,而此前子公司也深陷合同糾紛之中,遭股東大規模減持而戴上了“減持王”的冠冕……
一時間,國恒鐵路成為了公眾和輿論的焦點。雖然證監會的調查尚未水落石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國恒鐵路多年所醞釀的風險卻已在逐漸顯露爆發,造成如今的后果,并非偶然,而是忽視風險管理的必然。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按照規定專戶存儲,并按照募投項目專項使用,在使用方面也有嚴格的程序要求,但國恒鐵路卻在募集資金的使用方面,連續兩年因擅自挪用募集資金遭到天津證監局責令整改,同時,其對同一錯誤“屢教不改”,并最終受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因此我們不得不認為,其募集資金監管制度只是擺設,其行為也是明知故犯,甚至根本未將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的規章制度放在眼里,更何談風險防范意識的存在?雖然證監會調查尚未結束,但紙包不住火,當一切蓋棺論定之時,國恒鐵路如遭受嚴厲的行政處罰、投資者的唾棄,以及造成其他方面的損失等,也純粹是惡果自食。
國恒鐵路董事長在最為敏感時間內辭職,更令人唏噓不已,究竟是推卸責任還是難抵壓力,我們不得而知,但也許國恒鐵路今天所暴露的違規行為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無法想象在華麗的外衣下,究竟還隱藏著多少問題和風險。據媒體報道,天津證監局已正式受理國恒鐵路涉嫌虛假陳述及欺詐發行股票等有關舉報,正介入調查。如果上述事實被查證屬實,無論是國恒鐵路本身,還是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管、實際控制人都難辭其咎,無論其辭職與否!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