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確立標桿
由于盈利上的差距,東部的光伏企業或到西部進行投資,但西部市場需求小,發出來的電不出意外都將送到東部去,這就需要配套的輸送設施,但目前輸送網絡還不完善,如這個問題不解決,將重蹈風電行業“車多路少”的覆轍 。
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8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將光伏發電上網電價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我委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下同)。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盈利影響不大
光伏發電是太陽能發電的一種,前景早就被業界看好。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力爭使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GW(百萬千瓦)。此時光伏發電標桿價的出現,也進一步表明了中國發展新能源以逐漸代替傳統石化能源的決心。
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看來,該政策不僅體現了“國家戰略”,還一定程度上考慮了企業的“微觀利益”。“總體而言該價格比較合理。”他分析,以西部發電成本計算,企業會略有盈余,東部企業或略有虧損。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強表示,對于東部的光伏發電企業而言,如浙江,價格有些偏低,而對有著規模優勢的西部而言,就會有一定的利潤。
德銀昨日則預計,光伏發電統一定價政策對組件制造商盈利水平的恢復并不會產生顯著影響,“若電池組件銷售均價為每瓦9元(含增值稅),即每瓦1.2美元(不含增值稅),地區每年使用時長為2000小時,則每度1.15元(含增值稅)的電價,意味著項目內部收益率僅為中高個位數水平”。
光伏加速發展
在林伯強看來,標桿價是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最有效舉措”,比政府補貼要“有效得多”。他分析,由于盈利上的差距,東部的光伏企業或到西部進行投資,但西部市場需求小,發出來的電不出意外都將送到東部去,這就需要配套的輸送設施,“但目前輸送網絡還不完善,如這個問題不解決,將重蹈風電行業‘車多路少’的覆轍”。
宋亮表示,我國的光伏需求市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市場,適中的上網標桿價可以促使企業通過技術進步降低生產成本,逐漸控制過大的光伏設備供給的規模(當前中國光伏產能20GW,需求僅為2GW),促使產業的健康發展。此外,標桿價縮小了與其他能源發電價格,有利于光伏發電產業下游需求的擴展。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