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球基金重新青睞大宗商品
* 大宗商品和股市的正相關在第三季終結
* 第二輪量化寬松刺激政策結束迫使關注焦點重歸基本面
* 大宗商品被部分基金視為"比較沒那麼糟的選擇"
路透倫敦7月20日電---投資者本月已開始從股票和債券轉向大宗商品,資金流動的方向與第二季恰好相反.只要金融市場繼續受到通脹和債務危機憂慮所宰制,這一趨勢有望延續.
這波轉場打破了股市和商品指數之間為期數月的正相關,當時受美國第二輪經濟刺激政策釋出的流動性刺激,資金涌向所有的市場.
第三季迄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股市指數已挫跌1.2%,但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數則上漲2.5%.
基金經理和分析師指出,大宗商品的表現料將繼續跑贏股市,因為在通脹上升,以及歐洲和美國受到債務危機困擾引發紙幣疲弱之際,商品被投資者視為比較沒那麼糟的選擇.
投資者將商品視作別無選擇的選項.
瀏覽MSCI全球股指和涵蓋19種商品的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圖表,請點擊:(link.reuters.com/seb72s)"我們進入一個新模式,"倫敦一家主要投資商品的基金公司VOC Capital Management合伙人Christiaen van Lanschot指出."股市和商品之間的強烈正相關近期似乎已終止."**涌進大宗商品市場**:
據基金追蹤機構EPFR Global數據,投資于實貨產品、期貨或礦商等商品企業之股票的大宗商品基金,7月前兩周全球凈流入14.65億美元.
這筆資金主要在7月13日當周流入,當時正值歐元區債務危機升級.累積流入的規模占基金總資產百分比的幅度,在各類基金中最大,超過債券、股票和貨幣市場基金.
該機構表示,"大宗商品基金的投資組合報酬率當周超過3%,獨占鰲頭,而EPFR Global追蹤的其他17種主要股票和行業基金均虧損."資金7月涌入大宗商品的熱潮,逆轉了第二季的撤離之勢.根據巴克萊資本的數據,第二季大宗商品市場凈流出39億美元.
市況變化說明股票和大宗商品的關系出現背離,相關性在過去兩周從超過80%正相關,跌至約40%負相關.
PSigma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Thomas Becket將關聯性消失,部分歸因于投資者擔心原材料價格走高會殃及企業獲利.
Becket說,"你還必須要記得是大宗商品先開始下跌的.股票在5月的回調幅度較小,但大宗商品卻暴跌."大型期貨交易所的數據也證實,本月市場轉變為持有原油凈多倉.
投資者6月削減原油期貨和選擇權部位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數據顯示,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和洲際交易所(ICE)持倉情況顯示,7月出現明顯轉變.7月12日止當周,投機客對美國原油期貨和選擇權的凈多倉增加.
**"比較不那麼糟的選擇"**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及其他基金經理人在ICE布蘭特原油和柴油的凈多倉,也分別增加逾20%和逾50%.
"有監于其他市場的情況,某方面來說大宗商品是比較不那麼糟的選擇,"巴克萊資本國際的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說,他密切關注基金在商品市場的配置."有些投資者還未結清商品部位,但他們已經撤出某些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匯豐私人銀行英國區投資策略主管Willem Sels說,他已將基金中的高收益債券和股票部位,從6月時的小幅超配削減至與基準一致.不過現在他將黃金與貴金屬超配,并將其視為對抗通脹、疲弱美元以及不確定前景的良好標的.匯豐私人銀行管理的基金規模約5,000億美元.
"全球的避險天堂越來越少,所以資金流勢必會集中到僅存的少數避風港,比如黃金."Sels說.
Castlestone Management執行長Angus Murray說,進入夏季之後,投資人把風險放在一旁,黃金因此格外受惠.該公司在商品市場的投資規模約3.1751億美元.
他表示,希臘違約的可能性非常真切,以及違約對歐洲銀行業的沖擊."再加上還要擔心萬一美國評等被降之後的情景,所以投資人很自然地認為,唯一可以讓人安心的資產就是黃金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