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制品質量問題致電網每年損失上千億?
“2010年我國廢鋁產量達400萬噸,同比增長29.3%,預計未來每年的平均增速也將達到10%以上。”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鋁部副主任郎大展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出了對于廢鋁發展前景的巨大期待。
國家發改委剛剛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明確指出了要鼓勵高效、節能、低污染、規模化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而其中就包括了廢雜有色金屬的回收。
近年來,國家在資源循環利用和再生資源回收方面動作頻頻,不過,目前的銅、鋁、廢鋼等回收行業還存在質量監管失控、集中度不高等行業“亂象”。
監管失控+集中度低
中國是銅需求大國,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副總工程師黃崇祺對廢雜銅行業的發展并不樂觀。近日他公開指出,在廢雜銅直接再生制桿利用方面,由于質量管理系統嚴重失控,必要的監測手段沒有或者殘缺不全,造成在下游產品使用中浪費大量能源與資源。
黃崇祺認為,我國再生銅制品質量低下的原因在于,再生銅作為一種二次利用的產品,它需要質量管理中心進行在線質量跟蹤、檢測,“這一步驟對再生銅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國恰恰沒有。而且往往是有標準也不執行,生產大量不合格的非標產品。”
廢雜銅行業的質量問題, 也直接影響著銅制品。上海延鎏科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沈旦華告訴記者,包括全國最大的銅材交易市場——溫州樂清市柳市鎮銅材市場在內,大量銅制品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屬于不合格產品。“由于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了電廠發電量被大量發散,由此每年在電網上的損失達上千億元。”
廢鋁的回收利用也面臨諸多問題。郎大展就告訴記者,根據鋁的使用周期,一般要15~20年以上才能再次回收利用,所以我國再生鋁的發展時間是非 常短的。正是如此,現在做再生鋁的龍頭企業不多,很多都是小作坊式的工廠,而且非常分散,全國目前有1000~2000家,以南方沿海居多。廢鋁的回收利 用率僅有 75%,且由于粗放式的操作,對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
中國金屬再生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再生”)主席及行政總裁秦志威昨天告訴記者,按照使用率來說,美國、歐洲的鋼產品80%都是由廢鋼冶煉而成的,而中國2010年的廢鋼使用率才達到14%。
期待技術和政策支持
上海鋁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林學豐介紹,與國內相比,國外再生鋁的用途非常廣泛,有14%的鋁制品是用再生鋁生產的,但是國內則不到5%。尤其再 生鋁的加工技術要求很高,如果利用不當,就會造成嚴重浪費。但在回收的技術和手段方面,國家還沒有政策支持,很多企業也并不重視。
對此,林學豐建議,企業應該提高軟件配備、設備檢測等基礎設施投入,提高回收鋁的工藝水平等。“中國目前每年鋁的用量是2000萬噸左右,一旦鋁的回收技術得到推廣,至少能減少使用40%電解鋁和氧化鋁的用量,由此降低的能耗可想而知。”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再生鋁部副主任李世龍也對記者表示,在大力發展再生金屬方面,國家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減少稅收、進口設備零關稅等,去年國家取消了17%的增值稅之后,地方財政也拿出了一部分資金對再生金屬企業進行補貼。
而秦志威也對記者指出,從2010年開始,國家對于廢鋼的利用方面已經推出了一些優惠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政府鼓勵廢舊家電生產商、銷售商、回收 商聯合組成一個回收、加工、處理的環保體系,這樣既可以避免重復投資,也可以很快建立一個完善的回收系統,因為生產商和銷售商有以舊換新的回收渠道。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