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困擾世界各國
石油價格危機對任何時候來說都很糟糕,現在尤其是。石油價格高企在損害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加劇通貨膨脹局勢。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都面臨巨大挑戰。
石油危機最先損害的是價格。更高的石油價格很快就會將通脹推向更高水平。這并不局限于對燃料價格的直接影響。通過增加物流成本,昂貴的石油將推動化學制品、塑料價格等上漲,并惡化當下的食物通脹。
政策制定者需進行反思。在發展迅速的新興經濟體,通脹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在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里推行的大張旗鼓的貨幣緊縮還有 必要繼續下去。但是在外貿導向的發展中國家,央行決策者們或因警惕對全球增長的沖擊,不愿意提高利率。顯而易見的危險是全球通脹變得越來越嚴重。
發達國家則是另一幅情景。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影響至少還能抵消2008年的緊縮壓力。但是如今,央行決策者們要提防過于良性的反應。在歐洲,加息日期提前的可能性越來越大。2月23日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變得越來越強硬。
政治動亂和石油價格上漲是對信心和風險資產的打擊。2月22日全球股市的大跌即是明證。 并非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會被石油推高;投機流動性泛濫也是谷物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放量上漲的一個因素。
同時,另一個傳統避險產品黃金又回到每盎司1,400美元。但上漲乏力,意味著黃金市場或已過度擴張。同樣,白銀兩周內上漲了10個百分點,盡 管巴克萊資本將其基本面定義為“疲軟”。表現不算糟糕的應算美國國債、德國國債和英國國債。隨著債券的避險地位戰勝通脹憂慮,這三者有望收復近期失地。
北非動亂還在持續,目前的癱瘓態勢可能讓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坐立不安。市場似乎已經開始了一段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和風險規避情緒的時期。
相關背景:
由于市場擔心利比亞動亂升級,布倫特原油期貨4月合約2月23日上漲至每桶107美元。
2月22日,受投資者轉移風險資產影響,亞洲、歐洲和美國股市大跌。
根據2月23日發布的本月會議記錄,英國九強貨幣政策委員會已經有三個成員同意增加銀行利率。央行首席經濟學家Spencer Dale,加入Andrew Sentance 和Martin Weale的陣營,呼吁上調利率。另外六名成員投票維持利率不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