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將致產業鏈利潤再分配 有色等行業受益
通脹對企業盈利影響機制比較復雜。就通脹性質而言,需求拉動型通脹、成本推動型通脹與輸入型通脹,其對企業盈利的影響各不相同。同時,通脹對不同行業盈利影響也不盡相同。總體上看,通脹將促使產業鏈各環節的利潤進行再分配。
成本推動是本輪通脹背后推手 對比2000年以來的三輪通脹,上兩輪通脹都伴隨著經濟過熱,而本輪通脹是在經濟增速適中的條件下發生的。以往的經驗數據,并沒有太多借鑒意義,因為在經濟過熱中,多數行業都會享有較高的景氣度。2004年、2007下半年-2008年上半年的通脹,都帶有明顯的需求拉動特征,旺盛的需求導致物價水平普遍上漲。高增長彌合了產出缺口,各個行業普遍具有成本轉嫁能力,通脹對企業盈利的負面影響不明顯。但本次通脹并非需求拉動,更多的是成本推動和輸入傳導,反映為進口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農產品價格等的上漲,最終導致企業經營成本提高。由于沒有需求拉動特征,多數行業盈利能力將受到成本上升的負面沖擊。在貨幣政策緊縮的背景下,貸款利率上調和獲取貸款的額度受限,企業將不得不為治理通脹買單。
通脹引發利潤再分配 通脹是產業鏈中各個環節利潤進行再分配的過程。在成本上升背景下,有四條線索可以把握真正在通脹中受益的行業。一是上游資源品行業,如有色、煤炭、農業;二是受益于政府控通脹政策的行業,如水利、農資(種業、化肥);三是存在著供給瓶頸、提價能力較強的行業,如白酒、中藥;四是受益于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提升的行業,如百貨、超市等。中游制造業在通脹中將承受較多的負面沖擊,尤其是不具備成本轉嫁能力的產能過剩行業。從投資的角度看,在通脹早期階段,上游資源品和具有較強提價能力的消費品行業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在通脹中后期階段,需更多關注受益于政府控通脹政策的行業。
二季度CPI或繼續沖高 CPI權重調整對于平滑其上行趨勢影響非常有限。統計局公布了CPI籃子中一級項目的權重調整方案,但沒有公布二級項目的權重調整方案。根據我們對CPI預測的經驗,食品中9個子項的權重應該也進行了調整,但對于平滑上行趨勢影響不會超過0.2個百分點。 目前市場對CPI的預期普遍為前五后四,高點在5.5%-6.0%之間,全年為4.5%左右。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種一致預期基本等于翹尾因素加一個固定比例。按照目前市場一致預期,新漲價因素在上半年會穩定在1.5%-2.0%,并且主要由1月份貢獻。如果CPI真的如市場一致預期一樣,那么2月份以后CPI的環比增速會顯著下降,顯然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我們認為,今年上半年通脹仍有環比上沖動力,與翹尾因素相疊加,今年二季度會形成全年CPI同比增幅的高點。初步預測,2月份CPI的同比增幅將回落至4.5%左右,3月份重回上升通道中,5月-6月突破6.0%。當市場在二季度向上修正對通脹的預期時,可能會對股市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