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生產太陽能電池新技術
新華網東京2月10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了通過涂抹液體硅形成非晶硅薄膜,進而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技術。新技術將有助于降低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成本。
硅是制造手機、液晶和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料。目前多用固態和氣態的硅材料制造太陽能電池,但是加工固態和氣態的硅材料成本較高,所需時間也較長。
北陸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教授下田達也率領的研究小組,2006年以一種含硅和氫的高分子化合物為溶質制造出穩定的液體硅。此次,他們在徹底研究液體硅特性的基礎上,開發出了這種制造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
新技術生產太陽能電池首先要清除液體硅中的雜質,然后在充滿氮的設備內,把液體硅滴到玻璃基板上,并讓基板以每分鐘約3000次的高速旋轉,使液體硅均勻分布在基板上,形成薄薄的一層,最后在約400攝氏度的高溫下加熱數十秒,就制成了性能穩定的非晶硅薄膜。
重復上述工序3次,并加入硼和磷等成分,就可以制造出3層性質不同的硅薄膜。在加入電極制造出太陽能電池后,其發電效率為普通太陽能電池的20%左右。雖然效率尚不高,但是成本降低了60%至70%。
目前,研究小組正準備與日本國內廠家合作,以早日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生產領域。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