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怒帶有望形成超大型銅多金屬資源基地
近日,記者從西藏地勘局了解到,經過十多年的地質勘查工作,西藏班怒帶地質找礦成果顯著,特別是多龍地區初步探明銅金屬資源700多萬噸,伴生金150多噸,有望形成超大型銅多金屬資源基地。
多龍礦集區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礦帶西段。從1997到2010年,西藏地勘局及所屬地質五隊分別自籌資金或申請地質大調查項目資金,投入 8461.21萬元,以銅多金屬為主攻礦種,在班公湖-怒江成礦帶西段多龍地區開展1:5萬區域地質調查、地面高精度磁測、水系沉積物測量等工作,基本查 明評價區成礦地質背景及礦產分布、成礦條件、控礦因素,圈定物化探異常及找礦有利地段,系統開展礦產查證,提交找礦靶區和發現新礦產地。
項目共圈定銅金鉬綜合異常多處,局部磁異常35處,通過建立斑巖型銅礦的找礦標志,總結了以多龍礦區為典型礦床的成礦模式,確立了地、物、化、 遙的綜合找礦手段,對在班怒成礦帶尋找斑巖型銅礦起到指導作用。新發現了拿頓、拿若、榮那、色那等4個與斑巖有關的銅金礦產地。
項目重點對多不雜銅礦、波龍銅礦和尕爾勤銅金礦等進行普查評價,初步估算多不雜銅礦(333+3341)銅資源總量321萬噸,伴生金資源總量 70.7噸;波龍銅礦(333+3341)銅資源量383.7萬噸,金資源量98.1噸,為特大型斑巖型銅礦。其中333銅資源量268.9萬噸,334 銅資源量114.8萬噸。經過多年的勘查工作,在多龍礦區共求獲(333+3341)資源量,銅:704.7萬噸,伴生金168.8噸,有望探明千萬噸以 上銅多金屬資源基地。
下一步,西藏地勘局將加快對多不雜、波龍銅金礦開發利用研究,完善多龍礦區的勘查評價,提交銅金金屬資源量。進一步加強班怒帶資料的綜合分析和 研究,對預測有利成礦地段的靶區進行踏勘檢查,尤其對多龍礦區外圍的榮那、拿若、色那、拿頓、地堡那木崗、鐵格龍、尕爾勤等銅金礦點進行普查評價,力爭找 礦新突破。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