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多晶硅價格漲幅超30%
由于下游太陽能電池組件需求旺盛,多晶硅材料和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多晶硅價格從今年5月初至今的漲幅超過30%。隨著多晶硅價格顯著上漲,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已感受到多晶硅價格回升帶來的暖意。
多晶硅價格近期走高得到資本市場熱捧,7月份以來,多晶硅股的整體漲幅已經超過30%,且沒有任何回調的跡象。分析師預計,多晶硅高價格可望維持到四季度,但也有人認為,產能過剩是下半年的產業隱憂。
現貨緊缺賣方市場可望到年底
海外市場的高速發展,使得國內光伏產業景氣度快速從2009年的低谷中走出并迅猛提升。從7月初至今,漲至44萬-46萬元/噸,多晶硅價格半月上漲 10%。如果從5月份算起,至今漲幅已經超過30%。據專家預測,短期內國產硅料價格有望進一步攀升至50萬元/噸。
且現貨市場供應出現緊張的趨勢。據記者了解,記者在各種光伏論壇上看到,大量組件廠商都在高價求購多晶硅,一些多晶硅下游光伏組件廠商因為無法獲得穩定的 多晶硅供給,已經開始向多晶硅生產企業派出采購人員貼近采購市場。在今年初仍是買方市場的多晶硅領域,目前已轉變為賣方市場。
光大證券認為,多晶硅高價最少維持到年底,市場沒有利空因素出現的幾個月中,多晶硅價格不會出現明顯回落,上游環節技術壁壘高,投入大,量產時間長,市場 風險高。同時,自2008年中以來,由于預期產能過剩,多晶硅價格大跌,而光伏產業鏈其他環節的附加值保持穩定,造成下游毛利率顯著高于上游,出現短期繁 榮。中長期來看,全產業鏈各環節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歸應該是趨勢,上游廠家理應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
太陽能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因為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乃至2009全年,我國主要的多晶硅太陽能廠商普遍陷入虧損之中,不少企業不得不閑置部分產能,解雇部 分工人以渡過難關。其中,英利綠色能源2009年就虧損了4.6億人民幣;天威保變旗下的新光硅業和天威英利的多晶硅業務收益也大幅下滑;賽維LDK去年 二季度巨虧2.055億美元;通威股份甚至因為多晶硅業務虧損而將其從上市公司中剝離……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回暖提振,我國太陽能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步恢復,到今年上半年,主要的太陽能企業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盈利
英利綠色能源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總凈營收為24.5億元人民幣,毛利為8.15億元,毛利率達到創紀錄的33.3%。這意味著,英利完成年初給華爾街提供的公司全年毛利率27%到29%的承諾并非虛言。
無錫尚德2010年一季度財報也十分亮麗:總收入為5.88億美元,同比增長86.3%;江西賽維今年第一季度也順利扭虧為盈,凈收入720萬美元。
企業繼續釋放產能
隨著國際市場的轉暖,市場需求也帶動了多晶硅原料價格的觸底反彈。據了解,由于今年光伏產業全行業滿載生產,受光伏產業和半導體產業雙重需求拉動,多晶硅 供應緊張,目前多晶硅價格已經從50-52美元/公斤上漲到60-65美元/公斤。諸多行業一線廠商預計,多晶硅價格將會逐步上漲到70-80美元/公 斤。
江西賽維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到目前為止多晶硅能夠實現的產能超過6000噸,年底可能超過10000噸,但也只能滿足公司年需求量的不到一半。英利綠色能 源自己有多晶硅原料生產能力,多晶硅價格的反彈和供應趨緊對其影響不大。不過,為了確保今后的原料供應,英利還是于日前投入巨資擴產。
供不應求或有炒作因素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目前多晶硅現貨價格的波動存在著一定的炒作,就總供應量及需求量來看,多晶硅供應不該有供不應求情況發生,目前看來不乏現貨經銷商在趁機提高價格。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進口硅料猛增和國內硅料生產企業產能猛增,將給下半年硅料市場帶來巨大變數。因為硅料價格目前看來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硅 料價格轉頭向下,則國內企業必將面臨內部價格戰。而且在新一輪擴張后,過剩已經成為一個暗藏的趨勢。此輪高景氣能維持多久很難盲目樂觀。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