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將建設輕質合金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日前江蘇省發布了《江蘇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2年)》,綱要指出,為應對全球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變化和挑戰,全面落實省委、省 政府發展創新型經濟的要求,發揮我省新材料產業優勢,搶占新材料技術制高點,推動新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特制定本規劃綱要。規劃期為2009-2012 年。江蘇省將以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丹陽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為依托,建設鎮江(丹陽)輕質合金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發展面向航空專用金屬材料和 金屬基復合材料產業、苛刻服役條件下的金屬材料和輕質合金產業鏈。綱要指出江蘇省新材料產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企業創新能力不夠強,前沿領域新材料 比重較低;二是布局比較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企業綜合實力較弱;三是資源利用效率較低,能源消耗偏高,廢棄資源的回收技術和水平較低。
綱要提出了江蘇省在新材料發展的主要實現目標:
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力爭至2012年,全省新材料產業銷售規模達11000億元。其中,10類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銷售規模達5400億元,實 現建設萬億元級產業目標,促進新材料產業成為我省支柱產業。至201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銷售規模達20000億元。其中,10類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銷售 規模達10000億元。
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一批龍頭企業和成長性企業。在10類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中培育5家銷售收入超100億元、50家超50億元、 150家超10億元的企業(集團)。依托現有的國家級新材料基地,整合創新資源,優化發展環境,重點建設10個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 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盡快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經濟增長點。
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瞄準一批重大戰略性產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技術集成,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開發上取得突破。重點培育納米材料、碳纖維和膜材料等20個引領新材料產業向高端攀升的戰略性產品。重點建設100個新材料創新平臺。
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撐。圍繞新材料重點領域構建一批“企業家+專家”的人才團隊,形成在領域內具有國際競爭力、集研發與產業化于一體的穩定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增強新材料科技與產業的競爭力。
《綱要》指出,“新型金屬材料產業”包括高性能特種鋼鐵材料、輕質合金與金屬基復合材料、苛刻服役條件材料三個方面。其中“輕質合金與金屬基復 合材料”,將重點發展兼具高強高韌和優異成形性能鋁合金、耐熱和變形鎂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輕質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突破上述輕質金屬材料成 分設計和工業化熔制技術、超輕金屬結構和層板復合結構的設計及制備技術、增強體和基體的空間及尺度可控復合技術與精確成形技術;培育生物相容合金材料,動 載和高能場作用的特殊連接復合材料等。大力發展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特殊輕質材料,以及系列化、高安全性、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輕質承載件、輕質耐熱 耐蝕件、防振屏蔽件等產品的產業鏈。“苛刻服役條件材料”,重點發展高導高強耐電沖蝕銅合金和電觸材料、大尺寸非晶材料、航天航空用高溫合金、高溫耐蝕材 料、防火耐輻照核電用屏蔽材料、耐溫磁性能材料的合成與制備技術;重點突破上述材料的成分設計和特種凝固技術及先進粉末冶金技術;重點培育金屬基化合物材 料、結構可控金屬或陶瓷材料、金屬基功能材料等。大力滿足航天航空、冶金機械、電力電器等領域的特種材料,以及結構功能復合化、制備成形一體化的高速傳 動、高溫介質輸送、特殊器具等產品的產業鏈。 在發展輕質合金與金屬基復合材料中指出,重點發展兼具高強高韌和優異成形性能鋁合金、耐熱和變形鎂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輕質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技 術;重點突破上述輕質金屬材料成分設計和工業化熔制技術、超輕金屬結構和層板復合結構的設計及制備技術、增強體和基體的空間及尺度可控復合技術與精確成形 技術;重點培育生物相容合金材料,動載和高能場作用的特殊連接復合材料等。大力發展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特殊輕質材料,以及系列化、高安全性、低能 耗、高附加值的輕質承載件、輕質耐熱耐蝕件、防振屏蔽件等產品的產業鏈。《綱要》明確,江蘇省將在產業已初具規模、特色鮮明、創新能力較強、成長性好的區 域,建設新材料省級特色產業基地。據了解,在鎮江區域內已經集聚了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產品及技術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的新材料企業,當地的產業發展導 向、技術研發能力及專業人才儲備方面,對發展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新材料具有明顯的優勢。
《綱要》最后明確了實現綱要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政府領導牽頭,省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按照職責分工,加大產業組織協調力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產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各地也應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體制。
(二)注重規劃引導圍繞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做好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科學確定產業園區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優化 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和規模發展。加強專項規劃與國家、省總體規劃的銜接,強化發展規劃的指導性、約束性和權威性,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和以規劃為依據的績 效考核制度。
(三)嚴格目標考核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制訂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工作計劃,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認真抓好各項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強化目標考核,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和重點任務的完成。
(四)加大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頂層設計,構建新材料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化促進機制。發揮大企業的積極性和引領作用,大力發展新材料創 新型研發平臺和科技園區,提升新材料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強新材料重點項目的用地保障。根據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加強新材料產業固定資 產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為符合產業政策的環境友好型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確保增產不增污。
(五)提升國際化水平緊跟當前國際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動向,提升產業層次和國際競爭力。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規模大 和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加強省內高技術企業的融合互動,積極發展新材料應用及配套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產業鏈和經濟增長點。加大與國外專業研發機構和 專業生產企業的合作力度,鼓勵國外制造廠商和研發機構來我省投資辦廠及建立研發中心。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合理利用境外資源,以購并、合資合作和 租賃等方式開拓境外市場。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