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期50年期國債周五發行
財政部繼去年11月27日招標發行了我國歷史上首期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國債之后,本周五將再次發行一期280億元50年期國債,本期發行數量較首期品種的200億元增加了80億元。
財政部公告顯示,5月21日將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280億元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國債,全部進行競爭性招標,不進 行甲類成員追加投標。本期國債利息按半年支付,每年5月24日、11月24日(節假日順延)支付利息,2060年5月24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有券商研究員認為,去年四季度發行的首期50年期國債中標收益率為4.3%,認購倍數接近兩倍,市場認可度較高。考慮到目前保險、銀行機構的配 置壓力較大,預計本期50年期國債利率與30年期品種之間的利差或在10—20bp左右。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5月14日銀行間固定利率30年期國債加權 平均收益率為4.0537%。該研究員還指出,這類國債的發行利率一般較為穩定,更多是以歷史平均通脹率作為參考,預計本次發行與首期時的利率水平會較為 接近。
申銀萬國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員張磊表示,預計本期國債仍將以保險及銀行等機構的配置型需求為主。業內人士認為,除了一貫的主力保險機構外,目前由于銀行的信貸尤其是房地產類信貸受控,預計銀行的需求有望上升。
據悉,本次招標仍將沿用首期發行時采用的多種價格混合式招標方式,標的為利率。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由于50年期國債跨越若干經濟周期,相對而言利率風險較高。混合式招標更加貼近市場變化,風險將由市場成員各自承擔,有助于國債承銷團成員行為趨于理性。
市場人士表示,50年期國債的再次發行,除了能夠進一步完善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豐富產品結構外,更多的是為保險、社保基金等長期投資者提供久期匹配的投資工具。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