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效益出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訊工信部昨天發布的一季度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一季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升向好態勢,生產呈現較快增長,經濟效益出現恢復性增長,軟件產業收入保持平穩增長,總體走上恢復性上升通道。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比同期工業平均水平高4.4個百分點,扭轉了去年以來增加值增速低于工業平均水平的局面。實現銷售產值12885億元,同比增長33.3%,比2008年同期增長21.5%。
出口方面,1-3月,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2057億美元,同比增長42.7%,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3.3%。其中,出口1190億美元, 同比增長36.5%,比2008年同期增長2.7%,占全國外貿出口37.6%;進口867億美元,同比增長52.3%,比2008年同期增長1.9%, 占全國進口28.7%。
報告稱,去年以來,國家實施的產業調整振興規劃、3G與TD、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拉動國內市場增長,并在今年繼續顯現出正面效應。內銷市場持續向好,出口依存度進一步降低。
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內銷產值5448億元,同比增長36.7%,比產業總體銷售增速高3.4個百分點。其中,家電下鄉成效明顯,前3個月共銷售各類家電產品1603萬臺,銷售金額3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倍和6.9倍。
分行業來看,一季度電子元器件行業恢復增長,通信設備行業增長放緩。一季度,電子元件、電子器件銷售產值分別增長38.7%、55%,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34%、51.8%,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改變了去年同期下滑明顯的局面。
通信設備行業則銷售產值增長10.7%,出口交貨值增長2.4%。工信部稱,增長相對較慢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去年電信運營商全面建設 3G網絡,今年將重心更多放在商用上,網絡投資規模相對減少;二是近期印度實施了限制使用我通信產品的電信采購方案,對我國產品出口影響較大。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