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央行:中印需求帶動澳礦業5度起飛
2月24日消息 澳洲央行高層表示,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逐漸減退,礦業活動和相關投資暢旺,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對資源需求殷切,尤以中國的推動力最大,帶動澳洲礦業恢復昔日光輝,并出現歷來第5次“礦業起飛”,估計這段繁榮期可持續長達20年,澳洲經濟亦將躍升。 澳洲儲備銀行副行長巴特利諾昨日在外交政策智庫悉尼學院,發表題為“礦業興旺與澳洲經濟”的演說。他表示,這次增長相當全面,涉及不同的資源,核心部分為鐵礦、煤和天然氣。他說:“這很大程度上有賴新興經濟體的資源需求帶動。”他指澳洲礦業大規模擴張,早于2005年開始,到2008年初曾嚴峻考驗澳洲經濟的生產力和彈性。 規模料擴倍投資達6%GDP 但他補充:“到2008年下半年,一切都逆轉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足以抵銷礦業蓬勃的效益。然而,金融危機現已過去,資源熱潮的動力再次重現。”他指資源出口量和價格大幅增長,現已占澳洲本土生產總值一個重要的比重。 巴特利諾預期,澳洲礦業的規模在未來數年將擴展1倍,以滿足亞洲急增的能源和資源需求。“我不認為預期礦業投資在未來數年升至GDP的6%是不合理。” 澳洲以往經歷4次資源熱潮,包括1850年代的淘金熱、19世紀晚期的礦業繁榮、1960至70年代初的礦物和能源熱,以及1970年代后期的能源熱。巴特利諾指出,4次礦業起飛都不超過15年,如今這次飛升能持續多久是言之尚早。但以中印等國家的增長潛質估計,資源需求增長將持續一段時間,可能長達20年,當然這也要視乎入口國家的經濟管理技巧而定。 吁嚴防通脹浮動匯率幫一把 危與機往往分不開,巴特利諾提醒必須嚴防伴隨礦業興旺而來的通脹壓力。但他指出,與以往的礦業飛升不同,澳元在1983年已實施浮動匯率,有助壓抑通脹壓力,使政府更有效應對經濟挑戰。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