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并購湖南有色的有益探索
歲初,國務院為了應對金融危機,解決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其中包括了《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但 直到歲末,中國有色行業的第一個大型兼并重組項目才姍姍來遲。12月28日上午,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湖南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最終達成戰略重組協議。中國五礦以55.59億元向湖南有色增資擴股。控股51%,成為湖南有色新的東家。即使面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充滿并購的機會,但依舊付出這么漫長的時間才跨出第一步,再次證明了在中國實施產業并購的艱難。
中國產業兼并重組進展緩慢,行業集中度不高,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有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這背后主要一個原因還是地方利益,各個地方為了自己一畝三分地,常常忽視了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阻礙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五礦與湖南有色這次重組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于利益博弈各方,小算盤打得比較少,大帳算得多,深刻領悟到了“舍得”之道,最終用彼此的“小舍”換來了雙贏的“大得”。這個案例對中國產業整合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對于五礦而言,盡管在中國鋁業、中冶集團、中國有色集團以及五礦集團的4家涉足有色金屬的央企中銷售收入最大。但在有色板塊中五礦是落后于中鋁的。中鋁在有色領域展開瘋狂收購后,開始向多金屬方向發展,已經給五礦巨大的壓力。此刻將湖南有色這只擁有3家上市公司,總資產高達284億,銷售額高達200多億 的國內有色金屬的主力企業攬入懷中,一方面可以使得五礦在國內成為有色領域的老大,一方面也可以成為在世界鎢銻工業和鉛鋅工業的領導者。為了實現這種大戰 略,中國五礦即使多掏出一點真金白銀,即使將負責有色金屬板塊的子公司五礦有色控股的總部放到湖南,也是一個很值得的選擇。
對于湖南而言,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湖南有色的業績和現金流都不太理想,表現出很明顯的大而不強。此刻能夠找到一個實力強勁的重組方,無疑是一個上佳選擇。按照目前湖南有色的現狀,要想成為世界500強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五礦進來以后,將五礦有色控股總部放到湖南,以現有的基礎,通過在湖南省內累計新增 投資100億元以上,并加大對外的整合、并購力度。五年內,五礦有色控股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度利稅總額100億元以上,完全有可能。到那個時候,在湖南誕生一家擁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也許不是夢想。對于一直缺乏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湖南而言,舍棄了一個成不了大氣的湖南有色的控制權,換來一個將數倍發展,注冊地在湖南的五礦有色控股也算是一種“大得”。
話說回來,這次并購贏家不單純只有五礦和湖南,中國經濟也是贏家。這次并購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雙方實現了取長補短,打造了一條強有力的有色金屬產業鏈。湖南有色中最強大的企業上市公司株洲冶煉,鉛鋅的加工冶煉能力非常強大,但遺憾的缺乏原料做支撐,鋅、鉛的自給率只有7.4%和13%。而五礦今年用13.86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 Minerals公司,這家資源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鋅公司,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該公司目前擁有鋅1820萬噸,相當于我國2007年查明的鋅資源儲量的18.74%,鉛260萬噸,相當于我國2007年查明的鉛資源儲量的6.28%。五礦與湖南有色并購后,株洲冶煉的鋅、鉛的自給率將分別提高到100%和47%,實現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資源的整合。關鍵的一點還有,五礦是做國際貿易起家,在全球擁有極為廣泛的銷售渠道。鎢銻和鉛鋅,湖南有色和 五礦能聯手打造一條龍、一體化的產業鏈。要礦有礦,要有加工能力有加工能力,要銷售渠道有銷售渠道,可謂強強聯合。這非常有利于提升中國產業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掌控力。
中國盡管擁有全球比較多的稀有金屬存儲量,但一直沒有掌握稀有金屬的定價權,價格低得讓人心疼。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對稀有金屬的開采、銷售的缺 乏集中度,眾多分散的企業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競相壓價,最終讓國外買家得利。這也是有色金屬行業需要提高行業集中度的主要理由之一。這次五礦與湖南有色的重組,算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湖南有色和五礦都是鎢的資源大戶,兩者合在一塊,占有全國50%的份額,全球33%的份額。當一個中國企業擁有有色產品如此 高份額的時候,價格的定價權就可能從國外的賣家手里回到中國手里。能否實現這個目標,也是衡量五礦并購湖南有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